Si(111)衬底上Pb纳米结构的生长、操纵和量子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daotianxi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b/Si(111)体系作为典型的金属半导体界面,曾经一直是表面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由于低维量子效应研究的广泛展开,使得Pb/Si(111)体系再度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该论文工作主要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深入研究Pb/Si(111)体系在特定动力学环境下的结构性质.在亚单层(Sub-monolayer)的覆盖度下,通过精确调节衬底温度来改变吸附原子的表面扩散,我们实现了全同Pb纳米团簇阵列在Si(111)-7×7衬底上的生长.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确定了纳米团簇为具有六个(幻数)Pb原子的"Pb6"模型,并证明团簇的形成激发了Pb和顶角Si原子(adatom)的相关替换.这种结构与以往报导的Ⅲ族金属纳米团簇相似,但是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这种Pb纳米幻数团簇具有极差的热稳定性:它的全同性只能在狭窄的生长温度窗口(120±20℃)内实现,微小的温度偏移就会造成全同纳米团簇的结构发生变化,由三重对称变为两重对称.从Pb6模型出发,我们相继确定了其它几种Pb纳米团簇,这分别为缺失一个Pb原子或者吸附额外的Pb原子而形成的次稳定结构.对Pb/Si(111)纳米团簇的系统研究除了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模板+幻数"方法之外,还对探索金属半导体异质外延生长的初期行为和甚至同族的半导体外延Ge/Si(111)体系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随着覆盖度增加到大于两个单层(Monolayer,ML)左右时,开始出现岛状结构(楔形)生长.我们利用STM的原子操纵技术实现了控制几百个纳米大小的Pb楔形岛的精确单层生长,同时触发了上百万个原子在岛与岛之间的自发定向迁移,迁移的长度甚至可以达到几个微米量级.由于Pb在(111)面的费米波长与层间距大约是四倍的关系,Pb楔形岛的量子效应对厚度非常敏感,在奇偶层交替出现干涉增强和干涉减弱并表现出电子干涉现象(类似于光逊系统中的等厚干涉).通过利用量子效应和经典的台阶作用之间的竞争,我们发现了具有量子效应特征的反常形貌演化过程.借助于量子和经典的原动力以及原子的受触发定向迁移,我们能够在大尺度下(甚至微米)随意的控制岛的高度和位置,并构建特定形状的纳米结构和纳米结构阵列.该工作对薄膜和纳米材料的控制性的人工制备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是对STM操纵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对深入研究量子现象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汛期到了,河水上涨了,小松鼠只能通过河狸的堤坝到对岸的朋友家去;你能帮助它在复杂的堤坝上找到线路吗?
期刊
该文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传统的密码体制和现有的密码标准,以及混沌密码研究概况.第二章讨论了现有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保密度差的原因,并根据此结论设计了保密度高的一维时
高能重离子碰撞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高温高密度下核物质的性质,探测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这一新的物质态.强度干涉学(HBT干涉学)是研究粒子发射源时空结构和动力学的重要方法.该文
基于啁啾脉冲放大(CPA)和光学参量放大(OPA)相结合的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OPCPA)是近年来超短激光脉冲放大的新方向,并有希望进一步提高超短超强激光的峰值功率.本研究生毕
浏览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单元整体浏览,明确学习目标.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景秀中华”这一单元,我们将单元的阅读主题定为“阅读欣赏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文章
期刊
  本学位论文选用激光极化129Xe的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研究为题,研究涉及激光极化129Xe的产生和存储、NMR辐射阻尼动力学、自旋极化诱导核的Overhauser效
本文对纯Fe触媒合成Ⅱa型宝石级金刚石进行了研究。文章对纯Fe触媒生长条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此条件下的稳定性组装,彻底解决了合成条件的稳定性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
在极端条件下,研究核结构、反应机制是当前核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弱束缚核破裂对近垒及垒下熔合的影响,无论实验还是理论均无定论,也是人类寻找超重核岛要面临的问题.我
制备纳米阵列,尤其是磁性纳米阵列,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纳米材料的热点,这是因为磁性纳米阵列是潜在的超高密度磁记录介质或磁纳米传感器件.本论文在总结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
该论文在分析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材料参数、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与器件电性能的关系.对各种特性间的制约关系做了适度的参数调节,并进行了埋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