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泥炭地近现代碳累积动态与水位关系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引起了陆地、大气和海洋的不同程度的升温,全球地表升温大约为1.07℃。而长白山区位于东亚大陆的边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泥炭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参与全球碳循环还完整地记录古气候变化。长白山区泥炭地以矿养型泥炭地居多,因此本文选取泉阳泥炭地和露水河泥炭地两个典型的矿养型泥炭地作为研究地点,以泉阳(QY1和QY2属于草本剖面、QY3和QY4属于泥炭藓剖面)和露水河(LSH1和LSH2都属于泥炭藓剖面)六个泥炭剖面作为研究对象,以有壳变形虫作为代用指标,运用已建立的转换函数模型,定量重建了泉阳和露水河六个泥炭剖面的水位埋深;并结合210Pb/137Cs测年技术构建精确的年代——深度模型;通过对泥炭地内与泥炭地间的对比,探讨近现代以来不同泥炭剖面水文状态与碳累积速率动态变化的关系;并结合现有的器测气象资料,推断降水/温度对泥炭地水文状态的影响;同时,阐述了泥炭地碳累积速率对气候因子(降水/温度)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入了解长白山区草本泥炭剖面和泥炭藓泥炭剖面发育状况及规律,为全球尺度泥炭地近现代演化过程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210Pb/137Cs测年技术构建了六个泥炭剖面的年代——深度模型,QY1和QY2泥炭剖面长度分别为25 cm、21 cm,沉积历史分别为267年、235年,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093 cm year-1、0.089 cm year-1;QY3和QY4剖面长度都为35 cm,沉积历史分别为203年、252年,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172cm year-1、0.139 cm year-1;露水河剖面长度分别为35 cm、24 cm,沉积年龄分别为254年、131年,沉积速率分别为0.137 cm year-1、0.182cm year-1;根据剖面样品的容重和有机碳数据,计算出长白山区草本剖面和泥炭藓剖面现代碳累积(Recent rates of carbon accumulation,RERCA)变化范围分别为15-108 g C m-2year-1,25-346 g C m-2year-1。其中泉阳泥炭地近现代碳累积速率时间加权平均分别为:34.91 g C m-2year-1(QY1)、32.33 g C m-2year-1(QY2)、56.35 g C m-2year-1(QY3)、50 g C m-2year-1(QY4);露水河泥炭地近现代碳累积速率时间加权平均分别为:62.38 g C m-2year-1(LSH1)、77.12 g C m-2year-1(LSH2)。相对于东北地区其他结果,泉阳和露水河泥炭剖面的近现代碳累积速率相对较低,同时QY1和QY2的沉积速率结果和近现代碳累积速率时间加权平均结果明显低于其他四个泥炭剖面的结果,说明了草本泥炭剖面沉积速率和近现代碳累积速率明显低于泥炭藓剖面,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草本泥炭地相较于泥炭藓泥炭地更难积累泥炭。(2)由于不同泥炭剖面存在微生境差异,重建的水位埋深结果绝对值不同。对重建结果进行标准化z-scores处理后,泉阳和露水河泥炭地水文条件的变化趋势整体上保持一致。1760-1850年,水位埋深结果指示向干旱环境转变的状态。之后80年(1851年到1930年)出现了向湿润环境转变(水位升高),并在之后整个20世纪以及21世纪整体上呈持续向干旱转变的趋势。结合气象资料显示,水位埋深与降水记录联系紧密,降水少,重建的水位埋深值越低,指示环境越干旱。(3)利用有壳变形虫重建的水位埋深结果和现代碳累积速率动态变化的关系揭示了低水位对应了低碳累积速率的规律。重建的水位埋深值越小,指示泥炭地越湿润,抑制了微生物对泥炭的分解,对应的碳累积速率较高。但是越接近地表,尽管水位较低,但对应的碳累积速率仍较高,可能是由于表层植物残体分解时间短,质量损失少造成的。(4)器测资料与现代碳累积速率对比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增多,对应的碳累积速率升高,有利于泥炭地发育和泥炭形成。与此同时年均温的升高也会促进碳累积速率的升高,其原因可能是气温的升高促进泥炭地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且泥炭藓剖面相对于草本剖面,气候因子的改变导致的碳累积速率的变化表现的更为剧烈。泥炭地碳累积速率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一定滞后性,可能和植物残体从活性层进入惰性层的时间长短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当地工业企业及其有关人员的环境意识有关方面调查后认为,企业应提高各部门人员参与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推行环保生产中小企业是重点,应制定政策进行规范和引导当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各级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时还应注意避免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的环境侵害。
高职院校课程种类繁多,结构复杂,采用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教学效率相对比较低下。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必须要在保持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将传统与新型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形成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正>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抽象函数因为没有函数解析式,可以多方面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内容,所以与抽象函数相关的问题是现今各类考试的考查热点,又因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也是学生解答的难点.本文力求从函数的运算性质出发,构造符合函数性质的模型,化抽象函数为特殊函数,
期刊
双输入-单输出斜齿轮系统是众多舰船动力推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对称动力参数导致的系统非线性失稳现象不容忽视。本文在科学描述系统内部参数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岔图、时域和频域曲线、相图、Poincaré截面等研究双输入-单输出斜齿轮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发现了丰富的非线性现象,研究过程揭示了系统的振动特性随非对称动力参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大系统的载荷比和载荷值,有利于减小系统的失稳区间,提高系
首次在直齿轮修形时考虑了弹流润滑的影响,提出用齿轮弹流摩擦副啮合刚度取代传统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最大修形量进行齿轮修形的新方法。基于弹流润滑理论,将弹流油膜简化为线性化的弹簧阻尼,建立了线接触摩擦副的摩擦学―动力学耦合模型,运用数值方法求得齿面弹流摩擦副刚度;采用ISO齿轮啮合刚度定义分别计算出齿轮的啮合刚度和齿轮弹流摩擦副啮合刚度,并基于两种不同的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最大修形量,进行齿轮修形;通过Cre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具有辐射引领、创新网络、动态平衡等特征,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创新发展与示范效应。目前,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仍存在专业结构调整引领性不足、关联性不足、创新主体的协同性不足等问题。未来应系统谋划、数据赋能、集聚资源、完善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专业结构调整逻辑从“适应”向“引领”转变;专业结构调整边界从“专业群”向“专业集群”拓宽;专业结构调整动力从“自上而下”向“上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如线网中多条线同期建设,会超出城市经济承受能力,因此轨道交通分期建设成为常规做法。而受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序影响,对一条已建成运营的线路进行拆分,其中一部分与另一条线路形成贯通运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本文以合肥地铁4、6号线为例,首先于拆分站点对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归属进行划分,并研究在拆分站点新建一座开闭所从而合理拆分中压系统;针对环网电缆、电力监控系统、杂散电
针对弹载环境的加速度信号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弹载加速度信号采集存储系统。该系统以STM32作为主控芯片,控制片内A/D转换器采集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并且通过DMA双缓冲方式写入Nand Flash芯片,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和数据传输。该系统可实现1 MS/s的采集速率和数据实时存储,具有功耗低、成本少、体积小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采集传感器信号,满足弹载加速度信
城市化进程作为一种客观的外部情境变动,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带来生源和规模减少的冲击。乡村小规模学校习惯将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学校作为参照对象,产生自我结构边缘和心理边缘,最终陷入规模认识固化、教学效能降低、文化自觉缺失等发展困境。学校需要正视与反思"自我边缘化"的演进历程,理性审慎地看待办学情境的变动,重塑学校的价值认同、规模认同、群我关系,主动建构起个体能动性与外部支持之间的有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