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棒束通道过冷沸腾数值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压水堆堆芯,燃料组件上都安装了定位格架,其对燃料棒束起到了固定和支撑的同时,也影响着燃料组件的热工水力性能。定位格架一般分为简单格架、不带搅混翼的格架和带搅混翼的格架,由于安装在上面的弹簧、钢凸和搅混翼等部件改变了冷却剂原有的流动方向,使得冷却剂在棒束之间产生了横向流动,强化了冷却剂与燃料棒束之间的换热效率,增强了燃料组件的热工水力性能,但这些细小部件对冷却剂造成流动阻塞,增加了冷却剂的压降。传统上,对于压水堆堆芯棒束通道的数值模拟研究和试验研究,绝大部分都是模拟堆芯高温高压情况下的单相流动换热,对堆芯出现过冷沸腾现象的研究较少。为了提高压水堆的输出功率和安全性能,一些新的改进和设计允许在堆芯内出现少许过冷沸腾的两相流动换热,为此展开燃料棒束在流动过冷沸腾工况下的数值研究,可以在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的同时节省研究开销。
  首先,本文在基于欧拉—欧拉两流体六方程模型下,对圆管和PSBT国际基准题试验中的单通道流动过冷沸腾两相换热试验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比试验测量数据与计算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其次,运用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合理简化后的带定位格架棒束通道模型,用ICEMCFD网格划分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划分后的网格做一个无关性验证,选出合理的网格划分尺寸,在计算精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计算开销。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不同搅混翼折弯角度对燃料组件换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比发现,当搅混翼角度为30°时得综合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弹簧、钢凸和不同搅混翼排布方式对棒束通道的流动换热影响,弹簧和钢凸的存在增大了棒束通道的压降,但对冷却剂的横向搅混更加充分,强化了换热效率,使得空泡份额变小,其中钢凸的效果最为明显,搅混翼不同的排布方式直接影响了空泡份额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靠近格架的下游,空泡团分布在搅混翼折弯方向的翼尖周围,中心棒束壁面温度峰值的径向位置偏移较大。在实际堆芯中的燃料组件,不同位置处或同一根燃料组件棒束不同高度的功率分布不同,由于本次数值研究仅针对单个带搅混翼的定位格架,对于棒束功率的设置,研究搅混翼不同折弯角度时设置了三个径向功率分布不同的工况,其他情况下的轴向和径向功率分布都为均匀分布,分析得出,单根棒束功率的变化仅会影响其周围子通道内的空泡份额值,压降随着空泡份额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压水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的商用核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压水堆堆芯中物理、热工水力等方面存在强耦合作用,因此物理-热工耦合程序的开发是准确评价反应堆物理热工性能的必经之路,不确定性量化是计算软件的验证和确认以及核电厂安全分析的重要步骤。
  以此为背景,本文以压水反应堆为对象,基于商业化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与中子物理计算程序MCNP,构建了可用于分析压水堆堆芯物理-热工耦合特性的工具。耦合系统使用了Python脚本管理求解程序之间网格映射的数据流,并实现耦合过程的自动化运行。在所建立的分析
钠冷快堆(SFR)是第四代反应堆中最容易实现核燃料增殖和闭式燃料循环的堆型之一。在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SG)中,传热管破裂会导致钠水反应事故。液态钠与水蒸气的表面反应是钠水反应事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验对液态钠-水蒸气表面反应进行高速摄像和热工参数测量,分析了不同液态钠初始温度和水蒸气分数条件下对液态钠反应温度、界面状态以及平均质量损耗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液态钠-水蒸气表面反应的界面状态分为三个阶段:固态膜层阶段,液膜阶段和光滑阶段。表面反应受到界面状态变化的影响。不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