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fielove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探讨HMGB1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之间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ICU的4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严格按照2008年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于入ICU治疗前(t0)及入ICU后3d(t3)、5d(t5)、7d(t7)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并进行PACHEⅡ评分。同时抽静脉血查降钙素原(PCT)、乳酸、HMGB1。追踪患者的转归情况,根据28天死亡率将全部患者从新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两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HMGB1表达水平,探讨HMGB1与脓毒症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入ICU时生命体征、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免疫功能、APACHE Ⅱ评分、PCT、乳酸、HMGB1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患者入ICU时血浆IMGB1浓度与APACHE Ⅱ评分、降钙素原及血乳酸水平有正相关性。治疗第3d开始,两组APACHEⅡ评分与入ICU时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对照组HMGB1与入室相比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HMGB1第5d明显下降,并且在相同时点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MGB1下降具有显著性(P<0.005)有统计学差异。追踪患者转归(28天死亡率),治疗组和对照组28天死亡率分别为33.3%和50%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监钡HMGB1变化,随病程进展,存活组HMGB1随病情好转下降明显,而死亡组HMGB1入室后第3天有明显升高趋势,并持续在较高水平。脓毒症休克患者在入ICU第1、3、5天的HMGB1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39[95%CI(0.355-0.724),P=0.678];0.882[95%CI(0.780-0.985),P<0.01];0.982[95%CI(0.000-1.000),P<0.000]。结论动态血浆HMGB1浓度可作为脓毒性休克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指标;在西医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NGB1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河南开祥化工有限公司2017年4月8日对外宣布,该公司攻克了纺丝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技术,成为华中地区首家能生产纺丝级PBT的企业,这标志着河南省企业研制“以煤制衣
<正>那一年,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新班。我知道对于这些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此时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细心琢磨,制定了一个严格的班规。可是面对这群六七岁的孩子,当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教练员和运动员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
目的:分离和鉴定三七黑斑病病原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确定三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Alter
每年的全国高考备受大众关注,而其中语文试题更是大家谈论的对象。本期我们特邀部分专家、学者和一线名师谈谈今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希望能引发广大同人对语文高考评价的进一步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发布首个《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CEPRI2013)》。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总指数为60
通过实地抽样,对生长在不同含盐量盐碱土上的10种园林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查;比较分析轻度含盐量(〈0.5%)、中度含盐量(0.5%~0.8%)和重度含盐量(〉0.8%)对10种园林植物苗木的存活率、苗木高度、
生产每立方米钢的能耗为316 k J/m^3,铝的能耗是619 k J/m^3,PVC的能耗为70 k J/m^3,即钢的能耗是PVC的4.5倍,铝的能耗是PVC的8.8倍。而生产PVC管的加工能耗也仅为同口径金属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而运动生理学实验课能够作为更加直观的手段,促进学生掌握运动过程中身体的物质和能量变化以及理解技术动作的本质。但是目
<正>截至201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其中12到18岁的中学生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1]根据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