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模式下的重庆本土媒介研究——1921—1950年的重庆《新蜀报》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x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报纸在重庆出现,始于十九世纪末期。1897年出版的《渝报》,是我市第一家近代报纸,继《渝报》之后,《新蜀报》、《商务日报》和《国民公报》这三家报纸也应运而生,成为在重庆创办时间最早、创办时间最长的新闻报纸。抗战八年,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始终以民间立场示人的《新蜀报》,凭借其在重庆土生土长的优势,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坚持进步思想,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却鲜有对《新蜀报》的研究,并且从传播学视域的5W模式角度切入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历史档案文献及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着重对重庆时期的《新蜀报》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进而做初步的分析,以期填补近代重庆报业历史的研究空白。  本文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首次全面梳理《新蜀报》从创刊到停刊过程的发展历史,展现了《新蜀报》的最大特色,即:从左→右的政治倾向的转变,对报纸媒体长时段的研究是以往学者所未曾涉及的。第二,本文以重庆《新蜀报》为个案,在传统史学研究基础上,首次运用新的分析框架对该报作出新的审视。本文借鉴传播学的5W理论,试图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系统解读该报在重庆时期的报道文本。第三,通过对《新蜀报》的研究,意在挖掘出该报在重庆时期尤其是抗战期间所发挥的作用,强调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即传播效果的影响。以此希望在展现报纸本来特色,还原历史真貌的同时,能够为当今的媒介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有助于促动整个媒介大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新蜀报》作为重庆早期地方性大报的代表,从诞生之日起即具有宣传进步思想,反对守旧思想的民主主义色彩,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保持独立的立场,并随着国共关系的演变而变化。在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新蜀报》凭借自身的优势,深受读者的喜爱,已由一份地方性“言论纸”逐步提升为具有全国影响的集言论与报道为一体的大众媒体。
其他文献
在当今时代,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和隐私性,手机早已成为青少年亲密的朋友,青少年的成长不仅受到了传统的家庭、老师和同学的影响,还有第四只手——手机的影响。本研究运用了使用与满
期刊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在金融环境并不稳定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逐渐从经济变化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决策者。人民迫切需求了解经济发展形势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生产性受众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由约翰·费斯克于20世纪60-80年代提出的,这可谓是一种新型的受众观。他认为的生产性受众是这样的一群受众,即受众能够主动采取游击战术,获取自己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从小区外的马路一眼望去,满眼是长着青翠草木的山坡,而看不见突兀的房子,原来,建筑师们将会所"嵌"进了山坡,再把整个小区的房子"掩护"起来了.这是东南大学专家在南京江宁一楼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灾难事件频发,媒体对灾难事件呈也进行了大量报道,呈现了一幕幕灾难图景。频繁发生的灾难事件使得人们感受到个体生存的风险,随着当前社会系统的日益复杂,伴随而
在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左右,正值跨年夜活动,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上海市政府在得知事发的第一时间针对网络受众通过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