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法进行小鼠和牛的性别鉴定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畜胚胎的性别鉴定是胚胎移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移植已知性别的胚胎,可使家畜达到理想的性别比例,这在畜牧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的某些生产性状是受性别限制(泌乳等)或性别影响的(产肉、产毛等),通过性别控制可以使这些性状在更多的理想性别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快优良母畜的繁殖速度,促进高效畜牧业的发展。如在养牛业上,结合胚胎分割、胚胎冷冻保存等动物繁殖技术,可以选育优良母牛,增加牛奶产量,提高肉牛产肉率。本研究以小鼠和牛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鉴定小鼠和牛性别的方法,并讨论了影响PCR 扩增的几个因素。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 依据小鼠和牛SRY 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其巢式PCR 引物;同时根据小鼠和牛ZFY-ZFX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其各自的内对照引物。(2) 分别采集雌雄小鼠和公母牛少量组织样品,试剂盒抽提基因组DNA,保存于TE溶液中,作为反应模板,进行PCR 扩增,其性别鉴定结果与已知性别完全一致。(3) 超排处理母鼠,分别收集2-细胞、4-细胞、8-细胞胚胎和早期桑椹胚,视为微量细胞样品,热处理后进行PCR 扩增。比较常规和巢式、复合式PCR 方法,并对Mg2+浓度进行梯度选择(1.5、2.5、3.0 mmol/L),确立了合适的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在扩增微量样品时,巢式PCR 胚胎可鉴别率(94.1%,111/118)高于常规PCR(64.3%,36/56),复合式PCR 则更有利于排除假阴性结果的干扰,而2.5 mmol/L 的Mg2+浓度扩增效果较好。(4) 超排处理母鼠,收集致密桑椹胚和囊胚,进行活检。采用简易切割法,将致密桑椹胚切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囊胚则切取少量滋养层细胞。胚胎主体进行染色体分析,其鉴定结果作为性别标准。半胚或取样细胞相应编号,热处理后进行PCR鉴定。实验结果为:通过核型分析法,共鉴定21 枚胚胎,12 枚为雄性,9 枚为雌性;?b通过PCR 法鉴定,其中12 枚胚胎判为雄性,8 枚判为雌性,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1 枚为假阳性结果;PCR 鉴定的准确率为95.2%(20/21)。(5) 收集已知性别的公母牛微量细胞样品。在高倍实体显微镜下分别取5-10 枚细胞,热处理后进行PCR 扩增,确立合适的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6) 对牛精液、血清、操作液及操作者头屑等可能对鉴定造成影响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检测,PCR 扩增结果表明,这些因素不会对PCR 鉴定造成污染。
其他文献
在2013年8月中旬,本实验室从山东省中东部地区45份有呼吸道症状水貂的肺组织中分离到两株H9N2亚型的流感病毒,A/mink/Shangdong/F6/2013(H9N2)(Mk/SD/F6/13)株和A/mink/Shang
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不断创新.毋庸置疑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育获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通过分析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教学,却不难发现众多问题.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学的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学生全方面发展得到重视,学校教育正在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势在必行.而在这一过程中,教
本研究对对叶百部、橘皮、薄荷、博落回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并对前三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把4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粗提物与氧化苦参碱等用于杀灭大、小蜂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初中政治教学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可实施以下教学法:运用材料分析法,推行多媒体教学法.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类语言学科,主要以通过一定的文章学习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为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在经过语文学习之后能够更好的认识社会及理解社会.
关于化学的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从原来的单纯应试,转变到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拓展的能力上来了.教学重心也随之改变原本是老师的“独角戏”,现在变成了学生的“大合
β-激动剂是一类结构和功能类似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本文建立了猪肉组织中β-激动剂多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β-葡萄糖苷酸酶水解后,用20mm
通常来说,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就是将自己在网络搜集的有关课时内容的资料进行整合,然后利用课件教学的形式进行实践课堂教学.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新课程改革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