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因肿瘤、外伤、感染、缺牙后长期不修复、上颌窦气化等原因常导致口腔颌面部骨缺损。充足的骨量有利于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三维位置,而且有利于种植体稳定性和长期存留率。应用骨增量技术可以改善局部骨量不足的问题,扩大了种植手术适应症,常用的外科技术包括骨劈开术、骨挤压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上颌窦内外提升术、onlay植骨术等,而这些骨增量技术的应用常需要使用骨移植材料,比如自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骨等。各种骨移植材料各有优缺点,Bio-oss颗粒作为异种骨在骨增量领域应用广泛。近些年来牙本质颗粒作为新型的骨移植材料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获得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效果。磷酸三钙/胶原蛋白复合材料(β-TCP/Col)模拟了一种适合骨细胞生长的三维环境[1],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材料,诸多实验证实了其良好的骨再生效果。本实验通过建立比格犬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比较三种骨移植材料的成骨性能,从而为临床骨移植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1、牙本质颗粒的制备:将临床上收集的牙齿清洗干净,快速手机去除釉质、牙骨质、牙髓、牙周组织后经骨磨和筛子敲碎为直径约0.5-1mm的颗粒,经过异丙醇脱脂处理2小时,煮沸2小时,高温高压灭菌后备用。2、磷酸三钙/胶原蛋白复合材料(β-TCP/Col):本实验选用成品块状磷酸三钙/胶原蛋白骨填料,是由人可吸收的胶原蛋白和β-TCP混合而成,经脱水、紫外线照射灭菌及冷冻干燥处理后使两种材料交联在一起。3、Bio-oss颗粒:是天然的小牛骨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去除了全部的有机成分,与人体骨骼中的无机物结构相似,由瑞士盖氏公司生产的骨增量材料。4、实验动物分组:选取8只健康比格犬,在双侧下颌骨制备共16个骨缺损,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4个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牙本质颗粒,B组植入磷酸三钙/胶原蛋白复合材料,C组植入Bio-oss颗粒,D组作为空白对照,3月后处死动物取材。5、手术过程:在双侧下颌外斜线处做角形切口,翻开黏骨膜瓣,于两侧外斜线处制备10×8×2mm的箱状骨缺损区,分别植入磷酸三钙/胶原蛋白复合材料,牙本质颗粒和Bio-oss颗粒,严密缝合,术后肌肉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6、观察指标:大体观察植骨区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溢脓等,移植物探诊质地和有无活动度,石蜡脱钙切片观察新生骨生成情况,组织学测量分析新骨生成率,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新骨生成率,以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体观察:3月时可见植骨区粘膜愈合良好,未见到化脓、感染等情况。切开翻瓣观察,A组骨缺损界限模糊,边界光滑,牙本质颗粒被纤维结缔组织包裹,探诊与基骨连接部位质地略硬,中心处质地较软;B组界限清晰,植骨区探诊质地比牙本质颗粒组软,材料表面可见纤维结缔组织的包裹;C组边界清晰,材料表面可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探诊质地略硬;D组边界清晰,有一明显的凹陷,长入了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探诊质地软。2、组织学观察:术后3月时,组织学切片可见A组牙本质颗粒略有吸收,牙本质颗粒周围有新生骨组织包绕,有新生骨小梁和毛细血管的生成,骨小梁间有大量活跃的成骨细胞,在植骨区中心区域可见牙本质颗粒被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包绕。B组可见少量的新生骨小梁和成骨细胞,在纤维结缔组织中可见大量的粉末状β-TCP颗粒和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部分β-TCP颗粒被新生骨组织包绕,新生骨中可以见到骨髓腔。C组可见部分Bio-oss颗粒被新生骨组织包绕,部分Bio-oss颗粒被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纤维、颗粒和新生骨交织在一起。D组纤维结缔组织长入骨缺损中,并未见新骨形成,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可见许多毛细血管。3、组织学测量分析:术后3月时,A、B、C、D各组的新骨生成率分别为(43.92±13.93)%,(30.10±10.02)%,(42.76±12.67)%和(7.40±2.91)%。各组间新骨生成率相比较,A组、B组和C组分别与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三种骨移植材料的成骨效果均优于空白对照组;A组和B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成骨效果优于B组;A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成骨效果与C组相当;B组和C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成骨效果优于B组。结论:1.通过本研究发现,在下颌骨箱状缺损修复中,未脱钙异种牙本质颗粒、磷酸三钙/胶原蛋白复合材料、Bio-oss颗粒三种骨移植材料都能促进新骨的形成。2.骨移植后3个月,未脱钙异种牙本质颗粒与Bio-oss颗粒成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未脱钙异种牙本质颗粒与Bio-oss颗粒成骨效果均优于磷酸三钙/胶原蛋白复合材料,但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