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缘演化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的大规模隆升起源于~50 Myrs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洋陆俯冲转换为陆陆碰撞,之后持续挤压欧亚板块。在这一过程中,青藏高原南部经历了显著的地壳缩短增厚,从而形成了很高的地形,但是在青藏高原其他区域,特别是高原边缘的隆升机制还存在很多争议。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现在青藏高原中部上地壳在东西方向处于明显的拉伸状态,物质呈现向东的移动,并从东部边缘挤出。青藏高原的东南缘作为物质的主要流出通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其一:青藏高原物质在东部边缘受到了四川盆地的阻碍,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边缘形成了非常陡峭的地形,在100 km以内从~4500 m下降到~500 m。其二:青藏高原物质流在四川盆地分成两支,一支流向华北地区,另一支流向华南地区,流向华南地区的物质绕着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其三: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活动强烈,断层广泛分布,大地震多发。为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质演化,我们针对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边缘建立了解析模型和数值模型来模拟龙门山的隆升过程,并确定四川盆地岩石圈粘滞系数分布以及应力和应变率的变化。同时我们正在着手建立川滇地区的三维数值模型,试图探讨青藏高原及其东南缘的浅地表构造对其运动的影响,并建立这一区域的地壳地幔耦合模式。下地壳通道流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隆起,但是前人的解析模型对于通道流得模拟都存在与事实明显不符的地方,因此我们建立了新的模型,通道厚度随着物质的流入而增加。我们的解析模型结果表明,下地壳粘滞系数越大时,边界上的地形梯度越大,通过实际地形的约束,四川盆地下地壳的粘滞系数为1022Pas,是前人研究结果的10倍。在解析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考虑更多可能影响演化过程的因素,建立数值模型。数值模型采用解析模型关于下地壳粘滞系数的结果,进一步确定四川盆地上地壳的粘滞系数为1024Pas,岩石圈地幔粘滞系数为1023Pas。隆升过程中,应力和应变率在隆升前缘很大,在其他区域较小,因为四川盆地下地壳粘滞系数大,物质流动收到阻碍。在隆升过程中,龙门山区域上地壳中的应力状态可能经历了从拉伸到压缩的转变,这一转变可能与龙门山附近多种断层类型相关。另外,青藏高原与川滇地区的各向异性特征不同,快波极化方向的转变可能因为青藏高原和川滇地区的地壳和地幔的形变耦合方式不同。
其他文献
体育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促使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为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教学的主阵地,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得到充
采用纳米压印技术作为制备亚微米周期光栅图案的核心技术,并结合反应离子刻蚀,电子束蒸镀,微电镀,紫外光刻,湿法刻蚀成功制作了面积为5 mm×8 mm、周期为200 nm、占空比
为检验武汉理工大学相关课题组开发的新型阳离子捕收剂MZ-3在磁选铁精矿反浮选中的捕收性能以及消泡行为,以酒钢公司焙烧—弱磁选铁精矿为原料进行了选别和消泡试验。结果表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优秀人才需求在不断地增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而新的教学模式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主要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打
在目前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中,将多名专家的打分(评估)结果进行合理汇总,最终使得打分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可比性一直是一个受到重视的问题.目前的打分(评估)系统通常是直接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者们开始认识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性,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狼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均衡发展,在具体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当下体育教育
对于音乐而言,其是生活与美的相互融合,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音乐独特的魅力,从而丰富
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育教学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不断地进行创新,更有效地引领学生,促使学生感悟到知识学习的快乐,真正让学生动起来,确保课堂活起来。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近年来所开展的有关金属多层薄膜的强度、变形与断裂行为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本研究所开展的几种典型金属多层薄膜(Cu/Au、Cu/Cr、Cu/Ta等)的力学行为及其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