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O_x/ZSM-5催化剂快速SCR反应性能及机理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d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氧化物(NOx)对大气环境和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并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前驱物。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存在工作温度高、钒基催化剂毒性大等问题,为了降低烟气脱硝温度同时应用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脱硝催化剂,本文主要对MnOx/ZSM-5快速SCR反应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 Mn负载量对MnOx/ZSM-5催化剂催化快速SCR反应性能的影响,适宜的负载量有利于Mn活性位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提高催化剂NO吸附能力;过高的负载量会导致MnOx在催化剂表面的积聚,降
其他文献
镉(Cd)因有易累积、污染范围广和毒性强的特性,现已成为重金属(HMs)污染治理的目标。多年生经济作物枸杞(Lycium chinense)具有抗重金属特性,可用于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本论文研究了Cd胁迫下枸杞基因组的差异表达、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LcGR)基因表达及其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抗逆功能,并将LcGR基因应用于烟草对土壤HMs的富集。  枸杞经Cd
学位
本文以三维花状微球结构Bi2O2CO3为本体,通过纳米点修饰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并系统研究了复合光催化剂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纳米点调控三维花状结构,增强降解污染物活性和提高可见光利用率的新方法,揭示了可见光吸收与电荷分离对促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另外,以MIL-53(Fe)材料为本体进行了拓展研究。  采用水热法制备三维花状微球结构Bi2O2CO3,通过原位合成法将Cu2O NPs
微丝菌(Microthrix parvicella)是引起污泥膨胀的最关键丝状菌,但是,该菌很难纯培养成功,对其生理特性及生命规律仍不十分明确。因此,研究M.parvicella的生长规律及其过度繁殖过程中其他种群相应变化行为,对从根本上理解丝状污泥膨胀现象有重要意义。目前,被大家公认的准确定量M.parvicella的方法是FISH和定量PCR等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实验过程复杂,耗时长,
学位
V2O5-WO3-TiO2催化剂由于其优异的NH3-SCR性能,广泛被应用于固定源脱硝,但在较低温度(低于290?C),烟气中的SO2和NH3反应生成硫铵物种毒化催化剂。在较低负荷下,烟气温度较低导致后处理系统无法启动,因此解决催化剂低温硫铵中毒这一科学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考察钒基催化剂“构-效关系”,随后研究了催化剂硫铵中毒机制并利用稀土氧化物进行改性研究,最后阐述了W
学位
深度脱氮及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是当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增效的重要关注点。针对滨海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碳氮比低、盐度高和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降解性差等特点,本研究将电化学与生物作用相结合,设计了新型双环式电极生物膜反应器(BER)和H构型微生物电解池(MEC)两种生物电化学系统。通过试验研究,解析生物电化学系统同步去除污水的氮和有机物的关键科学问题。利用BER研究低碳氮比、含盐污水的同步脱氮和去除有机物的效
学位
随着核电和核工业的发展,水体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风险逐渐升高。本论文开展了吸附技术处理放射性碘污染水的研究。制备了新型除碘吸附材料,并针对传统单级吸附工艺中吸附剂性能不能充分利用和吸附剂的解吸问题,开发了新型二级逆流工艺更大限度地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此外,实现了新型除碘吸附剂从实验室规模到大批量的生产,并研发出相应的配置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操作方便的组合工艺。以期能为突发核事故污染水体的应急需要
氧化镁湿法脱硫是一种典型的硫资源回收型脱硫工艺,脱硫副产物亚硫酸镁可经强制氧化-蒸发结晶后生成七水硫酸镁,作为农肥或工业原料使用。但由于亚硫酸镁氧化速率较低,传统脱硫浆液中的硫酸镁不饱和浓度相应较低,导致后续的蒸发结晶能耗过大,因此经济高效的氧化亚硫酸镁以回收硫酸镁是实现硫镁资源化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脱硫塔作为烟气治理的末端设备,烟气中的重金属在经过脱硝、除尘、脱硫等一系列处理流程后,其存在形态
学位
减排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CO2)是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其中催化氢化法集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于一体,可将CO2高效地转化为多种具有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然而现有的催化氢化工艺多以气态氢(H2)为还原剂,为了克服CO2分子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需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现氢化反应,极大地增加工艺能耗,同时增加了高压反应设
学位
近年来,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加,各类能源消耗量日益增长。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s)等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VOCs是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典型污染物,部分VOCs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三致”特性,且是臭氧生
学位
燃煤过程中会产生痕量元素污染物砷,其不仅对人体具有致癌性,也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煤中砷的赋存形态及燃烧过程中砷释放迁移特性。基于恒温热重实验系统,探讨了温度、砷的赋存形态、气氛等对煤燃烧过程中砷释放影响规律。采用量子化学计算中的密度泛函理论,从分子层面上研究了煤中砷的赋存形态,在此基础上搜索煤中砷氧化反应的路径,探讨了从煤中释放的气相砷在烟气中的迁移转化机理。本工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