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喀斯特天坑资源,具有数量最多、质量最佳、风景资源得天独厚等许多优势。短短30年左右时间,广西的天坑资源不断被发现,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重要的地貌景观样本,也为今后天坑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天坑的旅游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大石围天坑群、三门海天窗群、棉花天坑都有大规模旅游开发。在天坑旅游景区规划中,风景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合理开发天坑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提出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并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开展其风景资源详细调查与评价,最终提出其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全州石脚盆天坑群的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的进一步调查评价研究、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和理论指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地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的适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第二层为风景资源价值、生态环境水平、利用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第三层为美学观赏价值、科学人文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安全条件、区位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七个项目指标;第四层为景观典型度、景观优美度、景观稀奇度、景观完整度、景观多样性、景观组合协调性等25个因子指标。再通过专家问卷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可见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价值对天坑旅游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指标层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利用好美学观赏价值、生态质量和科学人文价值可以大大提高天坑群旅游开发成功率。因子层权重比较表明要特别注重天坑景观的典型度、稀奇度和优美度的景观特征,还要利用好天坑的科学研究价值、植物多样性和历史事件价值等突出风景资源。文章借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对其进行详细调研。石脚盆天坑群基本保存良好,景观丰富多样,有悬崖峭壁、奇花异果、清溪流水、林木丛生等景观,还有独具特色的历史长征文化事件和神话传说故事等人文资源;具有秀、奇、幽、险、雄、奥、旷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较高的植物保育、研究科普、旅游开发等价值。依据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值,结合模糊性评价得出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总体“较好”,说明该天坑群具有一定的适宜旅游开发性,今后的规划开发中,要重点加强提高资源保护能力、生态环境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宣传以及需要地方经济的大力支持,同时兼顾其他指标方面的发展,这样全州石脚盆天坑群的规划质量、旅游开发水平能够得到更大提升。最后基于评价提出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策略以及开发建议。建议提出以长征文化为主题,围绕天坑植物资源科普宣教展开旅游开发的产品定位,以充分发挥出石脚盆天坑群的风景资源特色及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国家对红色旅游产业的大力支持与推动,红色旅游因其宝贵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具有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红色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但是逐渐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体验人群的消费体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景区体验人群的体验感受通常是促进或者阻碍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能给体验人群带来独一无二、情感沉浸式体验的
近年来,二甲酸钾(KDF)作为抗生素的良好替代品被广泛的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但直接使用利用率较低。本研究为提高KDF在胃肠道的利用率,延长作用时间,采用乳化/外部凝胶法制备KDF/海藻酸钠(ALG)微球和KDF/A型分子筛(zeolite A)/ALG微球,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设计实验,对优化后微球的结构进行FT-IR、XRD、SEM和TGA等分析表征,并对KDF微球中药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传统聚落的格局及传统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本文以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和民居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研究法、多学科综合法、对比研究法、系统归纳的研究方法,对两大民族的传统聚落、干栏式传统民居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其影响因素,为两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更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部分。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梳理两个民族的
务川县是全国两个以仡佬族、苗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之一,属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县。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耕地资源日益减少,故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耕地的质量与数量。本文以务川县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进行耕地土壤的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在查明研究区域养分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之上,再依据《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
千枚岩全风化土作为一种区域性特殊土,是变质岩千枚岩经历长时间物理化学、风化搬运作用形成的,在广西桂林龙胜地区广泛分布。桂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区,环境炎热多雨,在该地区典型气候条件下的千枚岩全风化土边坡土体常处于非饱和状态,并且经历了长时间的干湿循环作用,土体强度会受到含水量及干湿循环的显著影响,降低其边坡稳定性。因此,研究千枚岩全风化土的强度特性对于分析评估和治理千枚岩全风化土边坡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基于医学与园林景观学跨学科研究现状,以健康为桥梁,从慢性病患者行为和心理需求角度,深入探讨了园林景观空间、要素与慢性病康复需求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提出景观空间特征及营造策略,对研究和建设促进慢性病康复的新型园林景观环境,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在对近三十年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演绎建立研究路线框架和实地(桂林园林植物园)调研选取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样本数据、参与景观空间系列活动的慢性病(癌症)患者
村落公共空间不仅是村民最重要的公共交流场所,也是村落整体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公共空间能够激发村民进行活动交往的热情,提升交往活动频率,其次村民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以及乡村民俗活动等也都依托于乡村公共空间这个平台所发生,是维系乡村居民情感的纽带,且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与其选址布置方式也都直接影响着村民活动交往行为,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
随着社会主义进程的加快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正在加剧并且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为随着社会发展一部分乡村聚落面临着演变成荒地或者随意开发建设的情况,导致最终演变形成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另一发展阶段。乡村聚落因承载农村人口活动而变得有意义,对桂林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对把握其演变及特征、丰富乡村聚落地理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桂林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揭示桂林
传统村落是在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人居空间。而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承载着村民进行生产劳作、公共交往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村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热潮下,村民需求被忽视、日常生活被侵扰,公共空间风貌被破坏,村落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等都是传统村落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乡村
园林博览会展览是现代城市呈现自身和扩展自身的重要存在方式,它的根本呈现对象是园林园艺设计。作为现代化都市发展的大型“城市事件”的叙事和实践,园林博览会概念概念传入我国时间并不长,但建设规模逐年增大,每年举办次数减多,从1997年第一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大连落地以来,二十余年时间里,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举办园林博览会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一届园林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完善地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