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管理中间件体系架构及相关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已经遍布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步拓展的计算机网络业务,以及各种业务对网络需求不断的提升,都使人们的网络意识不断增强,网络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网络管理、服务质量和网络安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最小的网络运行代价获得有质量保障、价格低廉和可靠的网络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未来网络服务能否健康发展的巨大挑战。从资源分配方式、任务调度机制、网络资源部署和系统参数配置等方面对网络进行优化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最主要是提高对网络服务的有效管理。网络管理面对的将是一个大规模、异构的和分布式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网络服务管理软件具有高可重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做到“随需应变、快速构建”,使管理软件能根据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用户的需求定制不同的功能,达到对网络服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使网络管理系统向面向服务的管理转变,就需要一种能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发挥优势的面向服务的架构。它能提供标准化、松散祸合的、面向服务的和能动态交互的服务,这些特性能够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快速地部署新的应用,使企业能更从容的面对业务的变化。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该架构能使技术问题简单化,通过屏蔽各种复杂的技术细节。为分布式计算提供支持,能够在不同网络、不同硬件、不同操作系统平台间提供服务交互功能或透明性的应用;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支持标准的协议和接口;能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经过世界上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对IT服务管理进行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得出ITSM应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等管理活动进行融合,并结合资产管理、变更管理、问题管理等流程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来保证IT服务质量的协同流程。为提高企业或组织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对IT服务与组织业务进行整合。因此,本文为满足不断变化的网络管理应用需求,需要易扩展、易维护、可定制的网络管理服务。针对网络服务管理系统与网元耦合度过高,造成可重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网络服务管理中间件体系架构分层模型。本文提出的架构模型采用面向服务(SOA)的架构,运用ITSM管理理念,提供符合JBI规范的即插即用的服务部署机制,由中间件提供必要的核心管理功能,利用泛在的瘦终端用户界面技术,实现网络服务管理的灵活性和移动性。本文设计的架构模型通过支持不同协议的绑定组件实现对网络服务资源的接入和管理,在中间件中实现网络服务管理的核心功能,通过Web页面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展示。这样即实现了网络服务资源与用户的逻辑分离,又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的管理效果,方便管理的同时也为管理员及时发现问题主动管理网络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公钥密码(Public Key Cryptography, PKC)在保证开放的网络(如互联网)中通信的真实性和保密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RSA密码体系仍然是最重要而且应用最广泛的公钥密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规模以指数级的速度增加,如何来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Hadoop允许用户不熟悉分布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海量存储的集群和高速计算,做分
学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系统被各行各业使用,如军事、航空、金融系统等行业。随着为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分布式软件的复杂度的增加,分布式系统中节点数量的增多,导致分布式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中,每一个网络节点都执行着信息生成、路由选择、信息转发、信息接收等多项任务。但是,其中一些节点还负责执行其它的附加任务,例如,收集和分析网络中信息瘫痪的
随着计算机多核技术的发展,Java多线程技术的优势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多线程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而且能提高程序的实时响应性,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目前推出的软件
可预见的无线通信需求激增与当前的频谱资源匮乏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不仅说明了动态频谱共享实现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实现共享的紧迫性。因而频谱共享具有极高的现实研究意义,近
虚拟实验是一种基于Web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与传统试验相比,虚拟实验可以有效的缓解许多高校在实验经费、场地、师资
比较基因组学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计算两个基因组之间的量化距离是比较基因组学的基本问题,常应用于构建物种进化树、探索基因功能、分析疾病致病原理等实践中。基因
随着配电网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逐步深入,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凸显。目前,配电终端与配电网数据交互中主要采用基于SM2算法的单向身份认证技术,且大部分数据交互以明文方式进行。因此,如何保证终端设备与配电网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已经成为配电网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配电终端与配电网安全数据交互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配电终端自身安全;二是数据通信通道安全。终端自身安全保证了接入源的安全,数据通信通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