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表面“类液”结构及自扩散的原子模拟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3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的表面具有体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而且表面直接和环境接触,从而影响材料的各种使用性能。因此对材料表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表面熔化和表面扩散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探究纯金属表面在熔化前的特殊结构,加深对金属熔化的理解,本文以金属Al为例,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嵌入势模型,首先计算了在0K下Al各面的表面弛豫和表面能,在此基础上对熔点下和熔点上Al(001),(110)和(111)表面的原子结构和自扩散现象进行了模拟研究。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材料表面的特殊结构和基本性质,第二章介绍了采用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第三章确定了本文采用的原子嵌入势(EAM),并构建了模拟计算的Al表面模型。在第四章我们计算了Al的表面弛豫和表面能,发现Al的表面弛豫主要发生在第一原子层,而且是影响表面能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我们对Al的三个取向面在特殊温度下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这些表面的第一层原子在低于熔点时:Al(110)面在700±10K,Al(001)面在860±10K,Al(111)面在930±10K,呈现明显自扩散且最终转变为“类液”结构,而其余各层仍保留有序状态。对这种“类液”结构进行均方位移、原子扩散运动轨迹、结构有序参数、径向分布函数、z向粒子密度和表面层间距分析,发现它的结构和扩散行为与熔化的Al表面不同,并能在一定温度区间稳定存在。在“类液”结构中,自扩散发生在第一层原子,且绝大多数发生在与表面平行而非垂直的方向上;一部分扩散发生在原表面的最外层内,更多的扩散发生在原表面的最外层之外。三个“类液”表面的主要扩散通道不同:Al(110)面主要在表面之上沿[001]方向、Al(001)面沿[110]和[110]扩散的几率大致相同,Al(111)面沿[110]、[101]和[011]扩散的几率大致相同。在“类液”结构中没有发现层间扩散。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全面落实与实施,使小学教学模式与方法发生巨大转变,充分彰显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不过,因为受到传统教学带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已然存在忽
学习语文,不仅能丰富理论知识,掌握理解知识的能力和智力,同时也是积累经验、增长智慧、提升综合素质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词被提出来.核心素养是社会发展对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新要求的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一环,我们一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应对其教学给予充分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是重要教学元素之一,通过问题设计可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概念,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前进,过去的教学模式渐渐有些落后,所以这时候导学互动的出现就显得非常重要和新颖.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为了给高中数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初中数学的
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考察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水平高低,应该从与环境相关的多方面综合考虑,如果单方面从环境背景质量来说明区域环境的好坏,区域之间的环境比较就
英语口语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英语口语不仅关系着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关系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应用,因此,
为了提高液压支柱表面的耐蚀耐磨性能,本实验以液压支柱的专用材质27SiMn钢为基体进行二元及三元化学镀研究。首先通过正交实验得到27SiMn钢表面化学镀Ni-P、Ni-Ce-P、Ni-W-P合金镀层的最优配方工艺,然后对组织结构,耐磨性,耐蚀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还模拟煤矿井下条件进行耐蚀性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制得的三种镀层均为表面光洁致密、结构均匀的非晶态镀层。Ni-Ce-P三元化学镀
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以及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我认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丰富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