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假单胞菌GcM5-1A溶血素的基因克隆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探究了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GcM5-1A是否含有溶血素基因以及溶血素活性。根据荧光假单胞菌疑似溶血素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疑似溶血素基因Hly。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15b上,构建了pET-15b-Hly。重组质粒pET-15b-Hly转化E.coli BL21(DE3)构建工程菌株,工程菌经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表明,工程菌全蛋白比未转化重组表达载体的E.coli BL21(DE3)多出一条带,条带约在26 kDa大小左右,这与序列分析时所预测的荧光假单胞菌溶血素大小相吻合,疑似溶血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利用Ni-Sepharose 6(FF)亲和树脂纯化了重组蛋白,溶血实验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使鸡红细胞发生溶血,证实本研究所克隆基因确实编码溶血素。溶血素大致可分三类:酶类、成孔类、表面活性剂类,为探究荧光假单胞菌重组溶血素溶血机制,本文进行了渗透保护实验、金属离子及酶抑制剂对溶血素溶血效应影响实验及100℃高温处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金属离子及酶抑制剂没能促进或抑制荧光假单胞菌重组溶血素的溶血活性,高温处理后溶血素失去溶血活性,聚乙二醇能够抑制溶血素活性,这说明,重组溶血素为成孔类毒素。重组溶血素对黑松切根苗毒性实验显示,无菌水处理切根幼苗长势良好,无萎蔫现象,溶血素处理的黑松幼苗死亡率随溶血素浓度增大而也逐渐升高。处理4 d后,20μg/mL溶血素就表现出对黑松幼苗的毒性,当溶血素浓度为100μg/mL时,黑松幼苗的死亡率达到100%。4℃条件下用浓度为60μg/mL溶血素处理黑松愈伤组织细胞4 d,愈伤组织存活率比未用溶血素处理的愈伤组织细胞存活率下降了21.41%,27℃条件下浓度60μg/mL溶血素处理黑松愈伤组织细胞24h内可致黑松愈伤组织细胞死亡。本文实验结果证明,松材线虫携带荧光假单胞菌GcM5-1A可合成溶血素,重组溶血素对黑松幼苗及愈伤组织细胞均有致死活性,这为深入研究松材线虫携带细菌在松材线虫病病理进程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pH测量与现代化学工业、农业、医学临床、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密切相关。金属/金属氧化物pH电极具有耐腐蚀性、内阻低、机械强度高、易于微型化等优点,亦可用于固体、半
  在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社会结构也逐渐向集约型过度,城市发展的问题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在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寒地气候特征并且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正在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日益完善,在沿线站点周边伴生了大量的"高铁新城"。由于高铁及相关产业往往主导了新城核心区域的功能及布局,综合交通体系在这一类
视黄基席夫碱盐具有吸收电磁波的特异性能,国外已在国防装备隐身和电磁防护等领域中使用,但其在无源干扰材料方面的应用至今未见报道。本论文从原料维生素A醋酸酯通过相转移催化水解法制得维生素A,再在室温和氮气保护中,用混合氧化剂(CrO_3·R_1R_2NH_2·HX)氧化维生素A,反应12小时以上,制得视黄醛。然后将视黄醛与不同的二胺反应,制备了相应的视黄基席夫碱,并与FeCl_3的乙醇溶液反应,制得了
  在全球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还缺少城市规划的低碳引导方法,低碳指标体系不健全,目标层自上而下难以落实。鉴于此以镇江官塘新城的低碳规划研究为例,从低碳概念梳理
当前,苏南地区绿色建筑已呈蓬勃之势,每年可实现超1000万m2的绿色建筑.但是,适宜的技术措施及合理的增量成本一直是项目建设单位及政府管理部门探讨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苏南
  世界各国在开放住宅方面的尝试已发展了很多年,其中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荷兰、美国、日本等。本文通过对以"NEXT21"项目为代表的日本开放住宅建筑实验在近几十年中发展的研究
课程资源与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程以课程资源为前提,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开发与运用程度,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水平.教师要积极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各种社会资源、信息化资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