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元素对油松胚培养影响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在我国松属树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具有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及较高的经济价值[1]。在我国,油松主要通过建立种子园的途径进行良种繁育,但种子园投资大,结实晚,面积有限,种子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通过组织培养扩大良种繁殖系数,是解决良种快繁的主要途径之一。尽管有关油松的组织培养,国内外已有一定的研究,但所有这些研究中未见培养基中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形态配比及浓度对油松胚培养影响的报道。本文对培养基中氮、磷、钾元素的形态配比及浓度对油松离体胚培养不定芽诱导、增殖、生长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培养基中氮、磷、钾元素对油松离体胚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长影响的研究本文研究发现氮、磷、钾元素对油松离体胚三个培养阶段(不定芽诱导、增殖、生长)影响的结论相同,即:1.1氮源的两种形态中,单独使用NH4+-N对油松离体胚不定芽的诱导、增殖、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单独使用NO3--N,不定芽的诱导、增殖、生长状况均良好,两者混用效果最好。1.2 MS培养基中的磷素浓度偏低,不利于油松离体胚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长。1.3钾素在油松离体胚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及生长过程中的浓度适应范围均较广。1.4油松离体胚不定芽诱导、增殖、生长培养过程中,氮素形态配比和磷素、钾素浓度的最佳组合均为:NO3?/NH4+比值为4、磷素浓度提高为MS培养基中磷素浓度的2倍、钾素浓度为MS培养基中钾素浓度的1~4倍均可,但从节约培养药品角度出发,钾素浓度保持MS培养基中钾素浓度不变。在此改良的MS培养基上,不定芽出现时间早,诱导率高,不易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出的丛生芽数多且芽色浓绿,芽体生长健壮,芽苗生长速度快,长势好。2.培养基中氮、磷、钾元素对不定根诱导的研究2.1分别接种在1/2MS和改良MS培养基上的油松离体胚,尽管在不定芽的诱导、增殖、生长及生根培养过程中的附加成分都相同,但最后只有在改良MS培养基上的无根试管苗生出根来,说明培养基中氮、磷、钾元素对油松离体胚培养不定根的诱导有着重要影响。2.2无根试管苗在含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必需转入不含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否则长期生长在含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上的无根苗不但不能生根,而且基部逐渐出现愈伤组织,后期枯死。2.3氮源的存在显著抑制不定根的形成,培养基中糖/氮比值高时促进试管苗的生
其他文献
为了利用盆栽生产优质苹果,本试验借鉴大田条件下生产优质苹果的成果,于2003~2005年在河北农业大学绿美公司苗圃进行,主要研究了关于有机液肥对盆栽苹果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产
红叶酢浆草叶片优美,是一种优良的地被植物。它管理粗放,耐病虫害,在园林中广泛应用。目前采用传统的鳞茎繁殖方法,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极大地影响了该种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给排水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作业,也是实现建筑物功能的前提,对于建筑的后期使用至关重要。虽然我国的建筑
本文以蝴蝶兰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吸附剂(活性炭和PVP)和抗氧化剂(柠檬酸、谷胱苷肽、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和硫代硫酸钠)对蝴蝶兰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中的褐化控制,探讨了
本文以引种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Du Tour)不同地理分布区的19个种群(西萨彦-阿尔泰山地生态区6个种群,东西伯利亚南部高原生态区5个种群,西西伯利亚平原生态区
本实验以6种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为供试材料,品种分别为粉色印象(Pink Impression)、大总统(Big Chief)、利菲博茨记忆(Lefeber’s Memory)、白梦(Day dream)、阿波罗(Ap
不同杨树品种对重金属镉的反应与吸收摘要植物修复法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具有修复Cd污染土地的超富集植物很少,并且生物量都不大,因此寻找一些生物量大,对污染物吸
土地沙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土地沙化日趋严重。土地沙化不仅导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还造成
本文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密度、N、P、K肥施用量与宜宾高县来复森林经营所5年生巨桉人工林地上部分单株木生物量之间的效应模型,研究了巨桉地上部分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问题,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各项资源开发不够合理,生态环境自身的协调能力逐渐减弱。现如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