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街区产品体验化设计研究:基于锦里与文殊坊的比较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验经济和城市旅游交叉作用的背景下,主题街区在国内广泛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体验经济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于旅游体验的视角,对主题街区产品体验化设计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以锦里与文殊坊为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力图发现主题街区产品设计的基本规律并获得提升主题街区产品体验性的建议。这项工作不仅能够深化对主题街区产品设计的系统性理论认知,而且以案例对比的方式所得到的结论对其他主题街区开发也能提供相应的借鉴,从而也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结构安排将按照从理论构建到应用分析的层次来进行。具体来说,文章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导论。叙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加以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三个方面设计了本文的研究,并简要概括了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对旅游体验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旅游体验时代游客需求的变化以及针对此变化街区开发的思路;系统构建了主题街区产品体验化开发的理论框架。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应用分析部分。本文选取的案例是成都市两条主题街区:锦里和文殊坊。从主题、空间、氛围、活动和员工方面对锦里和文殊坊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得到主题街区产品设计方面的结论。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包括:归纳本文获得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国内城市主题街区产品设计体验性的建议。 本文理论构建部分主要结论:(1)在体验经济的冲击下,游客的需求特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从需求的内容与结构来看,游客的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从价值目标看,旅游者从注重参观游览本身转移到注重旅行过程的感受;从接受旅游产品的方式看,旅游消费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文化需求上升;健康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希望自己在旅行过程中回归自然,体现自己的环保意识,进行“生态旅游”,消费“绿色产品”。(2)构建了主题街区产品设计的五元素模型:主题街区产品体验应该以街区主题产品为核心,同时借以物质载体空间、氛围、活动,非物质载体员工加以强化主题,即以主题、空间、氛围、活动和员工这五个要素互动设计增强游客的体验。 本文应用分析部分主要结论:(1)在主题资源的依托上,锦里依托的武侯祠,展示的是三国蜀汉文化,而文殊坊依托的是文殊院,展示的是佛教禅文化。一方面,武侯祠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比文殊院要强;另一方面,三国蜀汉文化比佛教禅文化更具吸引力。作为世俗文化,三国故事脍炙人口,蜀汉文化拥有很大的群众基础,容易与游客形成共鸣,而文禅文化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吸引力不够,而且也很难找到商业化的物质载体予以体现。(2)在空间的设计方面,锦里空间结构属于“小而全”;锦里的街道比较窄,同时锦里在街道两侧以地摊的形式展示民俗手艺、工艺品,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民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参与性和体验性比文殊坊强;锦里的“哑铃式”空间布局比文殊坊的“井”式布局更有优势。(3)在氛围的营造方面,锦里更好地利用了三国典故历史,再现了三国历史,带给了游客更好的氛围体验。(4)在活动的设计上,锦里和文殊坊都能有效的利用川西民俗节庆等活动来丰富街区的体验内涵。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旅游体验视角对主题街区产品设计进行的研究,形成了对主题街区产品体验化设计的一系列较深入的理论认知,在理论构建和应用分析两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和推进。本文研究不同于传统以资源或市场为导向的旅游产品开发,而是强调以旅游者为中心,尤其是以旅游者体验为中心,具有自己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同时,本文从主题、空间、氛围、活动和员工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提升主题街区体验性的建议,既可以为成都后续主题街区开发部门与相关机构提供参考,也可以为中国其他城市主题街区开发部门与相关机构提供思考借鉴。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当前,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
在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的美化及交通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统筹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目的 探究小组焦点访谈法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98例,2018年1月~2018年12月5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19年1月~2019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