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期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lin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2.87%,产量占13.67%,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水分短缺情况愈加严重,学者们对于节水灌溉的研究愈加重视。黑龙江省以井水灌溉为主,在黑龙江省进行节水灌溉研究对提高寒地粳稻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促进水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分蘖期进行节水灌溉可以减少冗余生长,提高成穗率,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水稻产量形成。因此,本研究以东农427、龙稻18为试验材料,研究分蘖期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旨在揭示分蘖期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及品种间差异,明确寒地粳稻分蘖期最适节水灌溉方式,为寒地粳稻节水灌溉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与CK相比,全分蘖期进行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T1)拔节期至蜡熟期两个品种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最终株高和最终分蘖数均显著降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晒田处理(T2)和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T3),两个品种最终株高、最终分蘖数与全分蘖期淹水灌溉处理(CK)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2处理寒地粳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T3处理东农427拔节期、灌浆期至蜡熟期叶面积显著增加,龙稻18抽穗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叶面积显著增加。与CK相比,T2处理抽穗期寒地粳稻根系活力显著升高,其余各生育时期与CK差异不显著;T3处理拔节期至蜡熟期寒地粳稻根系显著升高。(2)与CK相比,T1处理各生育时期寒地粳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T2处理东农427和龙稻18叶绿素含量分别在抽穗期和拔节期显著升高,其他生育时期与CK差异不显著;T3处理寒地粳稻拔节期到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与CK相比,T1处理龙稻18Ru BP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乳熟期和蜡熟期东农427Ru BP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东农427和龙稻18分别在灌浆期-完熟期和乳熟期-蜡熟期PEP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T2、T3处理寒地粳稻Ru 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除T3处理拔节期龙稻18Ru BP羧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外)。(3)与CK相比,T1处理寒地粳稻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东农427和龙稻18初始荧光(F0)分别在抽穗期和拔节期显著降低,其他生育时期与CK差异不显著。T2处理寒地粳稻F0与CK差异不显著(除拔节期东农427F0显著升高外),东农427和龙稻18Fv/Fm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期-乳熟期显著升高,其他时期与CK未达到显著水平;T3处理寒地粳稻乳熟期F0和Fv/Fm显著高于CK,其他生育时期因品种和处理存在差异。(4)与CK相比,T1处理寒地粳稻拔节期至乳熟期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T2处理拔节期和抽穗期东农427Pn、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升高,拔节期龙稻18Pn、Tr、Ci显著升高。与CK相比,T3处理灌浆期-蜡熟期东农427Pn、Tr、Ci显著升高,拔节期龙稻18Pn和Tr显著升高,灌浆期到蜡熟期龙稻18Ci显著升高,其他生育时期因品种和处理存在差异。(5)与CK相比,T1处理寒地粳稻抽穗期冠层幅宽显著降低;T2、T3处理寒地粳稻抽穗期冠层幅宽差异不显著(除东农427T2处理显著升高外)。与CK相比,T1处理拔节期和抽穗寒地粳稻总透光率显著升高;T2处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总透光率和总消光系数显著低于CK;T3处理总透光率在抽穗期显著降低,总消光系数在灌浆和乳熟期显著降低。(6)与CK相比,T1处理寒地粳稻根系干物重、茎鞘干物重、叶片干物重和穗干物重显著降低。与CK相比,T2处理寒地粳稻根系干物重差异不显著;拔节期茎鞘干物重显著升高,其他生育时期因品种和处理存在差异;乳熟期叶片干物重显著升高,其余生育期叶片干物重在品种和处理间存在差异;穗干物重与CK差异不显著(除龙稻18灌浆期)。与CK相比,T3处理东农427根系干物重和茎鞘干物重显著升高,乳熟期-完熟期龙稻18根系干物重显著升高,抽穗期和完熟期龙稻18茎鞘干物重显著升高,其余生育时期与CK差异不显著;灌浆期寒地粳稻叶片干物重显著升高,其余各生育期在品种和处理间存在差异;穗干物重与CK差异不显著。(7)与CK相比,T1处理各生育阶段东农427光合势显著降低,拔节期-抽穗期、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龙稻18光合势显著降低,其他生育阶段差异不显著;T2处理东农427光合势显著升高(除T2处理拔节期-抽穗期差异不显著),龙稻18光合势差异不显著;T3处理东农427各生育阶段光合势显著升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灌浆期龙稻18光合势显著升高,其他生育阶段与CK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T1处理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完熟期群体生长率较显著降低,拔节期-抽穗期净同化率显著降低;T2和T3处理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完熟期群体生长率差异不显著,抽穗期-完熟期净同化率差异不显著(除T3处理下龙稻18净同化率显著升高外)。(8)与CK相比,T1和T3处理东农427粒叶比差异不显著,T2处理粒叶比显著降低;T1处理龙稻18粒叶比显著降低,T2、T3处理粒叶比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T1、T3处理东农427茎鞘物质贡献率和转运率显著升高,T2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T1、T2和T3处理龙稻18茎鞘物质贡献率、转运率显著升高。(9)与CK相比,T1处理缩短寒地粳稻强弱势粒灌浆天数,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T2、T3处理寒地粳稻强弱势粒平均灌浆速率(GRmean)和最大灌浆速率(GRmax)提高,强势粒活跃灌浆期(D)缩短,弱势粒D延长。与CK相比,T2和T3处理东农427弱势粒最大灌浆速率时间(Gmax)延长,龙稻18弱势粒Gmax缩短。(10)T1处理寒地粳稻产量显著低于CK,东农427和龙稻18降幅分别为8.10%和18.00%,产量下降与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降低有关。由于T2和T3处理寒地粳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与CK差异不显著(除T3处理龙稻18千粒重和东农427T3处理结实率显著提高),因此实际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11)T1、T2和T3处理寒地粳稻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CK。T1处理虽显著高提高寒地粳稻水分利用率,但T1处理抑制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光合产物形成积累,最终使产量显著低于CK。T2和T3处理促进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光合同化物积累,进而使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同时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CK。因此从节水的角度出发,分蘖期进行节水灌溉处理推荐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进行晒田或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
其他文献
抗生素污染已经成为土壤主要污染源之一。玉米是世界总产第一的作物,具有食用、饲用与工业价值。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畜牧业与制药业发达的城市,企业污水排放对哈尔滨城市河流及农业土壤造成的抗生素污染不容忽视。为了探究土壤中典型抗生素对玉米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以龙垦10号为材料,选择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
学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消费量日益增加,2020年我国大豆消费总量达到11991万t,其中进口量为10031万t,大豆自给率严重不足,提高大豆产量、保证有效供给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升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但密植会增加大豆倒伏的风险。大豆茎秆形态和生理特征是决定倒伏的关键因素,在大豆植株生长过程中,节间细胞生长及激素含量
学位
盐碱土养分贫瘠,尤其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导致有效性降低。因此,提高盐碱土磷利用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苏打盐碱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稻盆栽试验,选择生物炭木醋液为改良剂,试验包括未加生物炭木醋液(CK)、生物炭0.6 t/hm~2(BC)、木醋液0.6 t/hm~2(WV1)、木醋液1.2 t/hm~2(WV2)、木醋液1.8 t/hm~2(WV3)、生物炭0.6t/hm~2与木醋液0.
学位
冻融循环是寒区农田作物生境调控的重要途径和必经过程,冻融循环中伴随着土壤能量传递转化、水分相变迁移以及溶质分解扩散等复杂性过程。随着黑土资源开发强度的加大及保护耕作措施的缺失,致使土壤侵蚀流失现象加剧、土壤养分供给失衡,对黑土区粮食产能安全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产生威胁。此种背景下,如何通过干预调控,有效发挥冻融过程在漫长的冬季中对作物生境的修整作用,缓解春季涝渍灾害及黑土养分流失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影
学位
田间杂草严重影响大豆产量,我国目前主要采取化学除草,使用不同剂量化学除草剂会使大豆植株遭受不同程度药害,该现象在常规大豆中不可恢复,但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不受药害影响。因此发展推广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并选用配套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势在必行。目前窄行密植是提高大豆单产主要的栽培技术,通过降低行距,增加株距,合理密度,配套耐密植品种,实现增产增收。本试验选用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中联
学位
种薯在马铃薯生产中非常重要,种薯质量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原原种是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基础,目前主要以基质栽培为主。以椰糠为基质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具有薯型好、产量高、环保又可以重复利用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优化不同马铃薯品种椰糠基质栽培技术,为原原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对于促进种薯绿色高效栽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东农312、东农314、东农317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基质配比,采用四因
学位
大豆是我国五大粮食作物之一,提供了优质的植物蛋白质和植物油,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耗国,但我国大豆产量却没有显著增加甚至出现环比下降的情况。因此,通过合理的措施及途径提高大豆的产量势在必行。在生产中使用肥料是作物高产优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合理的施肥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以往研究来看,大部分种植区对农作物偏施或多施单质肥料,不仅浪费了肥料,增加了成本,导致某些元素的缺乏,
学位
甜菜(Beta vulgaris L.)是我国主要的制糖原料,经济价值高,但遗传基础狭窄,难以保持优良种性,限制了自身育种工程的发展。组织培养技术作为基因工程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使甜菜快速繁殖,保存原有基因型,有利于获得大量优良甜菜纯合系,也是建立遗传转化体系的关键步骤。XDH是嘌呤代谢途径的限速酶,Bv XDH基因由测序及转录组分析得到,可参与调控甜菜对盐碱胁迫的响应,与尿囊素形成相关。因此优化组
学位
中国是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2019年种植面积达到2969万公顷,产量为2.09亿吨。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2019年黑龙江省栽培面积为381万公顷,产量2773.5万吨,占全国产量13%,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合理密植是保障水稻高产重要措施。氮代谢是作物体内关键的基础代谢途径之一,对维持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本试验以龙稻18号(LD18)和松粳22号(SJ22)
学位
近年来秸秆处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避免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资源浪费,但前人有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和氮肥施用的结果并不一致。为了分析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前期生长的影响机制,我们进行了两个试验,试验1:温度水分对玉米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材料配合腐解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不同温度和含水量处理,进行室内50d模拟试验。试验2:不同水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