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07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人们不得不更加重视金融安全。金融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各个国家的金融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银行处于整个金融业的核心地位,关系着国家整个金融命运的兴衰。伴随着各国银行积极践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全球银行业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技术方面得到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模式也逐渐向科学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趋势发展,并且更加注重事前的预防、预警和控制。为了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环境和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必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此背景之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9年6月,提出了以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为三大支柱的新协议,并通过不断地征求意见的进行完善,于2004年6月正式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协议认为风险管理与资本要求紧密相关,特别强调了内部评级法(IRB)在风险管理与资本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巴塞尔委员会认为使用内部评级法能够有效提高银行对风险的敏感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更大限度的增强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健性。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颁布以后,开始积极做好实施协议的准备,有些银行近年也开始了对内部评级法的尝试。但大多数银行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中,整体上与国际性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伴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也急需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中国银行业应当立足当前风险管理水平的现状,充分和透彻的对新协议中提出的新观念、新要求、新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借鉴国际性银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开发出适合自身的内部评级模型和系统,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基于此目的,本文在对信用风险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阐述的基础上,对评级模型在中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经验的前提下,考虑本国内部评级现状和差距,对构建适合我国的内部评级体系作出一点思考和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对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分析,并阐述论文相关的研究思路、结构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和新巴塞尔协议进行阐述,对内部评级的背景和对象有比较详细的了解。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内部评级的理论框架、实施的最低要求以及对风险要素的度量的阐述来介绍内部评级法。其中,对于内部评级法的核心内部评级模型的建立和适用,引用国外KM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对花旗银行实施内部评级的分析和德中小银行联合开发内部评级的分析,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第五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做出一些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