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诗学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熟悉的文学史书写中,清代中期诗学存在着四大学说并列的状态,其中“肌理”说的代表人物就是翁方纲。而对翁方纲诗学的阐释,文学史仍是沿用传统的说法。笔者认为,向来研究者对于“肌理”的解释——义理与文理——是有误的,且“肌理”说并不是翁方纲的全部学说。这一问题有的学者也已经发现,但亦并未给出正确的解释。“事实和过程的清理是认知的重要环节”,“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是蒋寅先生提出的清代诗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一段历史时期,研究一个具体对象均当如此。只有我们沿着研究对象的思路走过,才会对他产生同情之理解,最重要的,是还原文学史,尽可能排除成见的杂念,减少想象的因素。通过阅读藏于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大量手稿,笔者探究到,翁方纲对“肌理”说的演绎,是在分析杜诗中完成的。论文第一章便以“杜诗与‘肌理’”为题,讨论“肌理”说与杜甫诗之间的紧密联系,及由此得出的学习杜诗的途径——黄庭坚的“逆笔”法。翁方纲是王渔洋的再传弟子,他的学说又不同于渔洋。这一点,研究者多据方纲《神韵说》三篇加以阐释。其实,翁方纲的诗学建构过程,就是走出“神韵”的过程。本文从探讨翁方纲编《七言诗三昧举隅》的动机入手,并结合他对渔洋七律学古实质的发现进行分析。为与渔洋尊奉的“妙悟”立异,翁方纲拈出“正面铺写”作为诗歌的最高理想,并因此强调“切实”,要求达到能“化”的境界。本章最后以梁章钜作为一个侧面,呈现后学对这一学说的承继。生活在乾嘉年代,又好谈金石碑版,翁方纲的学问在诗学中的地位,一直是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有学者分析,翁方纲既不是经学家,也与汉学无缘。但他提倡学问是确定无疑的。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他提倡学问的出发点是什么?所谓“以考据为诗”,仅仅是为了展示学问么?论文第三章,从学者身份的角度切入,集中讨论这些问题。并对其学政身份与诗人身份的离合,也有辨析。唐宋诗之争,是清代诗学几大论争之一。由于对苏黄的尊崇,和对学问的提倡,翁方纲被认为是清代中期宋诗学的代表人物。学者普遍认为,翁方纲第一次对宋诗的美学理想进行了理性思考,这是他最主要的贡献。本文第四章“文学史观照中的宋诗学”,认为翁方纲宋诗学的建立,是在对《宋诗钞》的反驳中形成的。他一直坚持的文学史的立场,使得他对宋诗美学的接受,更具有总结的意义。而杜甫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他追求唐宋同源的努力。通过以上四章的分析,翁方纲学说的面貌已经很清晰,对其学说影响的研究,也穿插于各章中。笔者在最后的结论部分,从对翁氏弟子梁章钜的论诗材料的分析中,得出翁氏诗学中两大基本概念:“肌理”和“正面铺写”的关系。由此,翁方纲诗学的统一性也得到了关照。
其他文献
研究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all-being,SWB)有助于认识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介绍SWB的概念及有关的理论,重点探索属于主观范畴的人格因素(外向性(E)、神经质(N)、开放性(O)、有爱心(A)、认真(C)),及属于客观范畴的生活
城市化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利用协整理论和协调度指标对贵州省1982~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耕地面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经济增长依然未摆脱“高消耗、高增长”的旧模式,资源约束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显著。资源税作为政府调节人与自然资源关系的手段
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丢掉。”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
用SSR标记和田间观察鉴定了5份杂交稻材料的纯度,其中1份材料采用6个标记和田间观察鉴定同样的158个单株,4份材料分别选用3个标记鉴定200个单株、采用田间观察鉴定另外800个单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家国一体的观念代代相传。儒家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出发,孝移作忠,父权延伸为君权,维系血缘家庭的伦理道德同维护君主政
<正> 一、离子色谱装置类型离子色谱装置一般分双柱离子色谱(或称抑制离子色谱)和单柱离子色谱(无抑制离子色谱),在结构上除设置抑制系统与否外基本相同。双柱离子色谱仪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的瓶颈效应越来越明显,部分关乎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而亚健康状态人群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且其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亚健康人群状态评估与改善问题的研究
中风偏瘫为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足底全息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本病患者3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