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特异性表达基因GmRLK1的克隆与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Glycine max(L.) Merr)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是人类食物中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而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提供地上部分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一些不良的自然条件如干旱,水涝,盐害等等都与植物的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大豆的根具有固氮作用。所以根特异表达基因的研究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大豆逆境基因工程育种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也为抗病抗虫基因工程、发育调控、固氮等多方面提供更丰富的理论资料。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以苜蓿类受体蛋白激酶(RLKs)基因Srlk的序列作为种子序列,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搜索同源性高的基因片段,命名为GmRLK1。苜蓿的基因Srlk已经被证实是与逆境胁迫条件有关的基因,Genebank中的Blast分析表明,GmRLK1与其的同源性序列高达80.0%,对基因GmRLK1序列结构特征、蛋白结构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基因GmRLK1编码的蛋白具有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结构域,进一步发现它是具有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植物蛋白激酶(LRR-RLK)结构域特征的基因。对大豆基因GmRLK1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这个基因主要在根中表达,在茎和叶的表达水平较低。本实验构建大豆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GmRLK1的RNA干扰表达载体pB7GWIWG2(Ⅱ)-GmRLK1。   (2)选用大豆无菌苗,苗龄为5-7d为外植体。以无菌苗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幼叶为外植体,分别考察了外植体、培养基、预培养时间等不同理化因素对大豆品种Jack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得出了Jack品种最佳诱导条件:MS培养基,预培养2d,K599菌液摇床震荡30 min,AS100μM/L,子叶节为外植体时诱导率最高,可到达92.50%。   (3)用发根农杆菌介导法向大豆根系导入GmRLK1基因,通过壮观霉素,PCR和RT-PCR的筛选得到转基因的大豆发状根。大豆GmRLK1基因转化根进行初步的耐盐性分析,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试验结果表明置于MS固体培养基的转基因离体发状根的长度均大于对照,也就初步说明了GmRLK1基因功能可能是与盐胁迫有关。  
其他文献
2011年以来,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市场不安情绪蔓延。为规避风险,投资者要寻找更加安全的货币,瑞郎、加元和澳元(简称影子货币)成为全球避险资金追逐的对象,开始走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自蔓延燃烧法合成了Ni0.7Co0.30(NC30)、 PrBaFe2O5+δ(PBFO)、PrBaFe1.6Ni0.405+δ(PBFNO)三种电极材料以及Sm0.2Ce0.8O1.9(SDC)电解质材料。分别采用X-射
本论文分别制备了力肽和甘氨酰酪氨酸两种多肽药物插层水滑石的有机-无机超分子复合材料,对插层组装体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详细研究了插层产物的热稳定性及其药物释放性能。研
紫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一种药用模式植物,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藏丹参(Salvia castanea Diels f.tomentosa Stib)与紫花丹参有着相似的药理作用,作为一种地方习俗用药替代丹参使用。藏丹参和紫花丹参积累不同水平的天然产物,如丹参酮和丹酚酸,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比正常培养条件和不同诱导条件下藏丹参与紫花丹参毛状根
  近年来,各地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普遍采用传统的土地功能分区和社区分析的规划方法,着力于物质空间的建设,极少涉及村民的空间意象分析,对村民的心理与情感
近几年来,脱羧交叉偶联反应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它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域,是构筑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的良好途径。相对于传统的偶联反应,它不需要底物预先活化的过程,且底物为廉价易得
  随着西部民族旅游社区的不断发展,旅游开发引起的景观变化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愈发突出。评估不同人群对旅游社区景观的敏感度,是合理开展旅游规划工作面临的新
会议
植原体免疫主导膜蛋白(Imp)是植原体免疫膜蛋白系统中重要的成员,在植原体传播、致病的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植原体膜蛋白组的研究,可探寻植原体致病机理,另通过免疫获
2016年,许多摄影大师到访中国,在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中国举办活动与展览的同时,也给国内的摄影爱好者们一次绝佳的交流机会。我们特此为大家盘点了7位2016年到访中国的摄影大
  青藏高原史前遗存多因较强的外力侵蚀而暴露地表,因而连续而完整的文化遗存难以发现。位于高原东北缘青海湖畔的江西沟遗存保留了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中期、从旧石器至新石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