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语块理论,以现阶段国内的汉语语块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尝试对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语块进行分类,试图归纳出一份通俗易懂又富有实用价值的动补、动宾语块的常用语块表。
文章第一部分是语块理论的概述,主要介绍语块的定义、特征以及汉语语块的分类和特点。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对外汉语语块的界定问题,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的4个甲级单音节为例,计算出动词语块出现频率的比例参考值,由于整体高频出现是语块最大的特征,因此以这个比例参考值来判定一个语块是否是常用语块。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结合《发展汉语》教材中出现的语块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要求,将《大纲》中的162个甲级单音节动词与宾语、补语形成的词语组合按照固定语块、自由语块以及自由组合三个类别归纳成表格。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探讨单音节动词和宾语形成语块的原因。发现V单与Np之间存在着几种关联形式,如:内在关联、相互选择以及语义关联。其中,语义关联是形成语块最主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动词语块的形成机制原因有三个:一是引申;二是典型搭配的扩展;三是语言的惯用性制约。
最后,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我们建议汉语教师要具备语块意识,系统地整理并教授语块。针对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实施不同的语块教学方式,强化语块教学的“整体”意识,为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切实的帮助,提高他们运用汉语的流利性和得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