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车载三相集成充电机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电路(如电机、逆变器和DC-DC变换器)复用为电动汽车电池充机的集成充电系统引起了行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可见大量的论文和专利发表。相比于同类车载和非车载充电器,这种电动汽车集成充电机的优点是提升了汽车备用空间,并减轻了电动汽车的重量和降低了成本。然而,许多已报道的三相集成充电机解决方案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拓扑结构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脉动转矩,同时引起电网电流的高纹波,并且需要额外占用空间的元件(如继电器、转子机械闭锁装置、离合器等),这些额外元件会降低系统可靠性,并增加电动汽车的重量和成本。此外,多数拓扑结构的容错能力较低。本文利用多绕组电机和多桥臂逆变器,解决了三相集成充电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种具有将车辆电池能量馈送到到电网(V2G)功能的三相集成充电机的解决方案。第一个解决方案基于九绕组分段式三相电机以及九桥臂逆变器,该方案是本博士论文的研究重点。第二种和第三种补充解决方案,分别基于双三相开绕组电机与双六桥臂逆变器,以及六相开绕组电机与十二桥臂逆变器。在方案一中,三相电网直接连接到三组电机的中性点,即复用电机绕组为网侧滤波电感,而九桥臂逆变器则以三相九桥臂整流器模式工作,无需额外的切换开关(如接触器、继电器等)。为了在充电期间有足够大的网侧滤波电感以抑制电流谐波,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电机定子绕组电感进行优化的方法,在不降低系统牵引模式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充电模式的电感量。在充电/V2G模式下,流过分段三相电机绕组的电网电流在电机内部产生的总磁场平均值为零,与基于九相电机的集成充电器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在充电期间转矩脉动更小,平均转矩为零。通过适当的三相控制策略(如单位功率因数(UPF)控制、谐波电流控制(谐振矢量比例积分(VPI)和交错PWM调制)以及转矩脉动控制),该系统在具有较小总谐波失真(THD)的UPF下运行,在充电/V2G模式下低于5%,在牵引模式下转矩脉动较低。在方案二和方案三所提出的集成充电机中,三相电网直接连接到电机相绕组的中点进行充电,因此电机绕组仍然复用为网侧滤波电感,而十二桥臂双向逆变器则以三相十二桥臂整流模式工作,仍然无需额外的切换开关。在充电/V2G期间,流过电机绕组的电网电流将分成相等的部分并以相反的方向流动,因此,在该模式下不会存在电磁转矩。本文提出的多绕组和多桥臂的充电器拓扑,以及开绕组和多桥臂的集成充电器拓扑,它们均具有较大的网侧滤波电感数值和较高的容错能力。此外,这些拓扑结构具备高充电/V2G功率,是牵引模式功率的两倍以上。最后,利用适当的控制策略(如UPF控制和VPI控制器),本文所提出的系统能够在UPF下运行,且THD低于5%。第二章中详细介绍了基于分段式三相电机的集成式电池充电器的拓扑结构,以及分段式三相电机、九桥臂双向逆变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在充电/V2G模式和牵引模式下运行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解释。第三章和第四章讨论了三相充电/V2G和牵引模式下的系统运行效果。第五章介绍了基于开放式绕组机的三相集成式电池充电器的补充解决方案。充电/V2G模式下运行的开放式绕组电机,以及十二桥臂双向逆变器和双向DC-DC转换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建立和解释。还给出了第二章至第五章中提出的三相集成式电池充电器的仿真和实验结果,以验证系统能够在快速、强鲁棒、网侧低谐波电流以及高容错能力和大功率集成式电池充电模式下正确运行。
其他文献
发展新型、高效的能源载体形式,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众多新兴能源体系中,氢能源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氢能的制备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采用水电解的方式制备的氢气具有纯度高、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解水所用的催化剂仍然是Pt,Ir等贵金属催化剂,这导致其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大力发展高效的低贵金属负载量或非贵金属催化剂来降低大规模制氢的
本文以2A97铝合金厚板热加工-热处理过程为载体对第三代铝锂合金晶粒/析出相关联演化及其影响进行研究。论文运用SEM、EBSD、TEM等方法对组织演化进行系统表征,基于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和浸泡试验对合金性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2A97铝合金晶粒/析出相关联演化及其性能响应规律。论文揭示了预析出粗大T1相对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阐明了粗大T1相颗粒激发形核(PSN)及其诱发再结晶织构的机理
凝胶材料性能良好,并在涂层、传感器、驱动器、软机器人以及生物医学等应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凝胶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凝胶易形成裂纹,这些裂纹可能会影响其网络的完整性,导致凝胶的功能衰退并缩短了凝胶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修复能力的复合体系凝胶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从硫辛酸(TA)小分子出发,以本征型修复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纳米材料的复合,构建了具
随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地位日益凸显,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转变为脑力活动主导下的知识更新和思维创造。大学校园是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是高强度、高难度认知工作的主要载体,而这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依赖于智力水平和经验积累,健康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以及清晰的头脑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在四书《大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高精电子器件的发展是国际科研竞争的重要前沿。目前硅基电子器件的工艺和集成度已经无法满足微纳级别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因此,发展可应用于微纳电子/光电子器件的新型高性能半导体材料是一个关键问题。石墨烯是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单原子层材料,并且具有很高的电子传输速率。但是,本征石墨烯的带隙为零,无法作为半导体应用于电子器件。获得稳定性好、长程有序和高电子传输性能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仍是关键性难题。单原子
随着绿色化学概念深入人心,开发新型催化剂提升反应原子经济性以及减少副产物成为了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醇相关的脱氢/借氢反应由于其杰出的原子经济性,成为了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很多脱氢/借氢反应的催化条件苛刻,反应选择性差;此外,催化剂合成步骤复杂且对氧气敏感。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Ru(Ⅱ)-NC(双齿碳氮型钌结构)的金属配合物,并首次将该配合物应用于催化醇相关的脱氢/
三电平变换器的并联运行不仅能够满足更高的容量需求,而且有助于提高系统冗余度和可靠性,因此成为风力发电、中压驱动和机车牵引等众多应用的理想之选。但是三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相对复杂,并联运行时的中点平衡和环流抑制难以兼顾,再加上传统并联运行模式难以获得高于单机的性能,所以如何实现并联三电平变换器的平稳运行和性能提升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中点钳位型(NPC)三电平变换器为研究对象,从双机并联运行风电变
酚类污染物在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尤其是煤化工废水中均能检测到,由于其自身的毒性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鉴于传统处理技术的局限性,针对水体中具有不同取代基酚类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酚类污染物的降解依然是水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紫外光由于其高能量、易操作、效率高等优点,导致基于紫外光辐照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但针对具有不同取代基酚类污染物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机理的基础性研究仍然匮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兴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被检出,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而水处理中常规的微滤/超滤膜分离技术难以有效去除此类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过一硫酸盐(PMS)活化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将膜分离与PMS高级氧化技术相结合有望在过滤的同时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中空纤维陶瓷膜填装密度高、占地面积小而且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非常
弥散粒子系广泛存在于自然及工业过程,是辐射换热的重要研究对象。根据经典辐射传递理论是否适用,弥散粒子系可以分为稀疏粒子系和密集粒子系两种类型。稀疏粒子系的辐射换热已有成熟理论,然而密集粒子系由于存在多种复杂物理过程,相关辐射换热分析理论仍待发展。密集粒子系在太阳能热利用传热储热工质、选择性激光烧结等方面有重要应用。由于涉及高温工况,辐射换热成为主要传热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当粒子间距接近或小于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