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埋入光纤Bragg光栅的传感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智能结构是将探测元件、驱动元件和微处理控制系统与基体材料相融合,形成具有识别、分析、判断、动作等功能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承受载荷,还能感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并能通过改变其物理性能或形状等做出响应,借此实现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因此,智能结构在军事领域、土木工程领域等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选用光纤Bragg光栅作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简称:CFRP)的传感材料,通过将光纤Bragg光栅埋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形成了一种集结构体加固和监测于一体的柔性封装监测结构,并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结构的传感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埋入光纤Bragg光栅的结构。将单向碳纤维置于护套一端,预留碳纤维丝在导管外部,然后把光纤Bragg光栅从导管的中央穿入,使光栅处于端口外的碳纤维丝包裹中,碳纤维丝延伸至护套内,对光纤导入导出部分进行保护。2.根据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变与所受应力呈线性关系,将光纤Bragg光栅埋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建立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模型中应力变化量与Bragg波长的偏移值的对应关系,进而对光栅智能结构的各项传感性能进行理论计算。根据特定的结构部件的材料及其尺寸,计算出光纤Bragg光栅的应变灵敏度为81.4pm/Kg;理论分辨率为:0.012pm/Kg。3.将植入了光纤Bragg光栅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贴于等强度悬臂梁表面,通过反复对等强度悬臂梁进行加载卸载从而带动贴在其表面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封装的光纤Bragg光栅产生与应变响应的Bragg波长移位。实验表明,加载灵敏度为:82.8pm/Kg;卸载灵敏度为:79.2pm/Kg,实际分辨率为:0.013pm/Kg。4.为了确定温度在应变测量过程中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采用独立测量温度的办法确定贴在悬臂梁表面的光栅智能结构的温度灵敏度。实验通过对悬臂梁整体反复加热,从而使粘贴其表面的光栅智能结构感应其温度变。实验采用的Bragg光栅的中心波长是1564.5 nm,其理论温度灵敏度为10.9 pm/℃,实验测得其温度灵敏度为24.7pm/℃。
其他文献
"互联网+"、创新创业已成为经济升级转型的突破口,各种企业服务云平台、电子商务云平台比较丰富,但是面向行业的商务020云平台并未出现,而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风险高,虽然已经出
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是一种新型半导体荧光纳米探针,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光谱特性,在分子诊断、靶向治疗、生物医学成像与生物传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当中,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使小微企业财务业务的发展在
随着半导体电子器件集成程度逼近量子隧穿的尺寸极限,维持摩尔定律已面临严重挑战。硅基光子学器件由于其更快速,更稳定,更低能耗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体硅材料本
射频接收机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噪声放大器(LNA)作为射频接收芯片的第一级,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接收机的噪声系数、灵敏度等。本文针对目前在我国应
全固态绿光激光器在工业加工、海洋探测、军事、医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激光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基于科研与市场的需求,旨在设计出一种工业化实用型的绿光脉
微流控芯片功能的增多以及尺寸的不断减小导致芯片中的流体状态和性质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模拟仿真和实验测量是研究微流控芯片的主要方法。其中模拟仿真过程需要对所要研
集成测温电路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集成电路,主要用来测量某特殊设备内部电子部件环境工作温度。借助虚拟仪器技术在测控系统领域的强大优势,开发了一台高精度的集成测温电路测
影响SOC设计成败的因素很多,而影响SOC良率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嵌入式Flash的良率问题。为了提高嵌入式Flash的良率,不但要从IC设计入手,保证Flash IP的性能和可测性,还要从测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作为计算电磁学的一个分支方法,以简单高效著称,应用广泛。本文主要针对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亚网格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波动方程亚网格技术的时域有限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