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是关于如何在民事诉讼中认定事实的探索性的文章。近年来,这方面的的研究成果并不少,一些基本观点也趋于一致,例如,关于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分类,证明的基本价值,民事诉讼中事实的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的分类等等。研究成果严格限于民事诉讼法学范畴。这种研究也限制了对一些基本问题更为深入地认识。为此,需要从其它学科吸取养份。在大量的司法文件及研究文章中,关于事实的准确的、权威的定义一直未出现过。尽管有许多研究人员试图从多方面阐明事实的含义,但均不十分成功。这种现象导致在大量的法律条文中,有关“事实”的含义无法作出统一的解释。有些学者已注意到,在诉讼法学领域所指称的事实与历史学中对“历史”的定义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实际上,除了学科内容不一外,诉讼中涉及的事实完全可以被称为“历史”。在历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些概念被笔者用于民事诉讼中有关事实的研究。但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在历史学中,历史以三种形态存在,即原生态、遗留态,印象态(1)。相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原生态只存在于过去的时空中,在现实中只能表现为可推测地存在,但它本身曾真实地存在过并不断地以各种方式纠正着人们的错误认识,它不可能也无必要被全部完整地认识。遗留态是指事实以另一种形式在原生态以后的时空中能被感觉地存在。事实的印象态则是一个在主观世界中存在的有关事实原生态的印象、记忆。但这些历史学中的定义并不十分适合进行诉讼法学中有关事实形态的研究,笔者对其重新进行了定义,从而使它们之间的界限更清晰可辩,并更适合于诉讼法学领域的研究。案件审理的进程也就是事实形态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引入了“原事实的客观信息”这一概念,事实的原生态产生的各种现象被称为客观信息,有时也被称作第一手信息。客观信息本身是一种事实,同时又是一种现象,它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诉讼中的证据。在诉讼中,事实形态的转换过程也是原事实的客观信息不断流失的过程,程序规则本身的目的就是减弱这种现象的后果,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在理论研究中一些必要的假定,指出事实认定的本质是裁判者的一种确信,是一种间接印象态,它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对民事诉讼中事实认定的一些基本规则有重大影响。这种在主观世界中存在的被肯定的事实是为裁判作准备的。事实认定过程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针对已发现的种种失真现象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立法措施。这些原则在大多数国家的民事诉讼程序规则中均不同程度的体现。首先是确定双方当事人的一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是明确各自的证明责任;再次是规定一些事实认定的基本规则。这些方面都存在一些具体的立法原则。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不是在无限度的范围内进行的,诉讼的效率性与对当事人权利的尊重都要求必须对诉讼涉及的事实范围加以限制,这种限止可以分为结构性限定和目标限定二种。结构性限定是针对诉讼事实的范围深度而言的,即其所包含诉全部矛盾和因果关系在物质世界中的层次;目标限定是指解决争议所要求的事实范围。二则均是民事诉讼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职权探知主义与辩论主义诉讼模式的争议,二种模式对诉讼事实范围的限定原则并不一致。比较而言,后者是大多数国家的立法选择。它要求将诉讼涉及的事实范围限于当事人主张的范围内,遵重当事人的选择,也对裁判者的职权进行了必要的限止。由于诉讼涉及的事实范围限于当事人主张的范围,争议的法律性质也应在该范围内加以确定。在此范围内,原事实经过多次的形态转换,失真与客观信息流失现象是常见的。如果我们将导致裁判者形成关于事实的间接印象态的全部信息称为前手信息,当裁判者对前手信息进行主观评判时,须依照一定证明标准对事实的真伪进行认定,在此过程中,主张的事实不能被认定的情况也是常见的现象,应由谁来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呢?这就涉及证明责任理论,目前最为成熟的是德国学者罗森贝克的理论。证明责任被区分为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与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前者决定了主张的事实是否被认定,后者决定了裁判者不能形成明确的间接印象态时由那一方负担不利后果。
其他文献
如何在英语学习方面指导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共识。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法——"学法指导教学法",并在中师教学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自凝刀对不同类型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4例患有宫颈糜烂的患者,按糜烂类型分为A组(单纯型糜烂组)39例,B组(颗粒型糜烂组)68例,C组(乳头型糜烂组
<正> 《史记·商君列传》赵良云:"百里奚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可见秦穆公之东进政策,实以百里奚为其最主要之主持人物。而《左传》及《史记·秦
<正>随着农业发展及对外贸易逐步扩大,尤其是作为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和监管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了解其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字幕翻译也成为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时空等因素的限制,电影字幕翻译与传统文本翻译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出发,探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胡椒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包括主要品种、支柱的选择、间(混)作栽培和覆盖栽培等方面,探讨我国胡椒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与对策,为今后胡椒科
本文以"美"这一概念作为论述的中心,重点对爱伦·坡对诗歌理想长度的界定,对诗歌最佳基调的陈述,对诗歌音乐性的钟爱,以及对统一效果的执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中得出结论,
对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了不同机构的组成、结构、原理及特点,指出电磁驱动和电液驱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绿色红江橙的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园地、种植、收获、加工贮运等环节。从系统论角度,阐述了绿色红江橙生产的基本思路、橙园园址选择、苗木的培育、橙园栽培管理、病虫
<正>目前,中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个尴尬问题:一方面考试很多,从中考到高考;一方面则是学生并不喜欢,积累甚少。考试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热爱古诗词,结果却是让孩子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