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当上个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F.de.Saussure区分了“语言”(langure)和“言语”(parole)时,“言语”还没能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的代表Z.Harris发表了《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文.这篇文章的问世被认为是现代话语分析的开端。话语分析这一语言学学科的出现促成了语言和言语研究的有机结合。Barbara Johnstone认为“‘话语分析’是一种被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运用于分析话语时的研究方法”(2002:ⅵ)。话语分析工程浩大,它不仅涉及到话语的形式和结构,而且涉及到话语的功能和动作,研究语言使用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人们普遍认为,话语分析包涵话语的生成、话语结构和话语的解读(胡壮麟2002,而话语生成是话语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早期的话语生成的研究多是借助孤立的心理实验数据研究话语如何产生,其研究局限在心理学领域,并且大多拘泥于实验数据,难以避免忽略话语生成的交际本质。与此同时,语言学界虽然就话语交际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不少理论,然而话语生成方面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却不乏零散和片面。研究发现,在早期有关话语生成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认为话语主要是话语发出者单方面的产品。忽略了话语既是一种认知心理活动、又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的动态属性。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将话语生成定为本文的研究目标,认为话语生成在交际中具有动态性属性,并试图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对话语生成的动态性进行探讨。Sperber&Wilson(1995)和Vershueren(1999)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语言的使用与理解,并提出了当今颇具影响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和顺应理论(Theory of Adaptation).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活动.顺应论则认为话语使用是由于语言的变异性(variability)、协商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由语言使用者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国内学者(杨平,冉永平等)在研究话语使用规律时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并提出“关联—顺应模式”(the Relevance-Adaptation Model)。按照“关联—顺应模式”,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顺应和关联的过程,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的过程是发话人寻求关联,顺应最佳关联语境的过程。这一认识给了我们以下启示:首先,话语生成是交际主体(说写者和听读者)之间的协同过程,他们所共同形成的最佳关联语境假设将直接影响话语形式的最终选定;其次,发话人需要不断在语境中做出选择,达到顺应关联语境的目的;最后,话语生成中的关联顺应即是话语交际者与交际语境(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和语言语境(语音、词汇、句式、篇章结构和内容等)的动态顺应。本文作者在阅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对以上理论模式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之后认为,“关联—顺应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话语生成动态性的深层次机制。我们认为在交际中话语生成是话语交际者在关联、顺应两种机制作用下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互动的过程。除了引言和结尾部分外,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话语和话语生成的相关文献资料的一个简单的回顾。第二部分介绍了“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以及“关联—顺应模式”。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以英语为语料,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指导,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分析了话语生成的动态性机制。话语生成研究在当今语言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话语生成的过程实际上是话语发出者与语境(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在关联和顺应两种机制的控制下的一个不断调节和顺应的过程,这种过程决定了话语生成过程中的动态性本质。而“关联—顺应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话语生成这种动态性的理论基础,对话语生成的动态性具有极强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