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是第二代邻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三氟苯嘧啶(Triflumezopyrim)是新型介离子类杀虫剂。目前,溴氰虫酰胺和三氟苯嘧啶已经在我国多种蔬菜、作物等上取得登记,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对土壤生物的生态毒性研究较少。本试验选取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参照OECD的试验方法,测定并评价了溴氰虫酰胺和三氟苯嘧啶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效应。慢性毒性试验中,溴氰虫酰胺和三氟苯嘧啶的浓度均设为0、0.5、1、2.5、5和10 mg/kg人工土,并分别于染毒后的7、14、21、28天从各浓度处理中取样进行试验测定。试验测定指标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通过研究不同剂量溴氰虫酰胺和三氟苯嘧啶对赤子爱胜蚓抗氧化酶活性和DNA损伤的影响,从而评价这两种药剂对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为其今后的田间合理应用和环境安全评价提供有效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溴氰虫酰胺和三氟苯嘧啶对赤子爱胜蚓14d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2)在不同剂量(0、0.5、1、2.5、5和10 mg/kg)溴氰虫酰胺的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ROS含量在处理后期(28d)有较为明显的随浓度增大而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在处理前期变化较大;SOD活性有随剂量的增大和时间的推移而上升的趋势,CAT活性整体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但在28d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蚯蚓体内的GST活性变化趋势显著,先升高后降低,发挥了抗氧化和解毒功能;最高浓度处理组(10 mg/kg)的MDA含量表现出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积累的趋势;蚯蚓体内8-OHdG含量逐渐升高,与溴氰虫酰胺浓度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3)在不同剂量(0、0.5、1、2.5、5和10 mg/kg)三氟苯嘧啶的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ROS在处理前期无明显变化,处理后期与溴氰虫酰胺浓度有显著的剂量-效应,ROS含量明显随浓度增大而升高;SOD和CAT活性被明显诱导激活,而在28d时,所有处理组的CAT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GST活性有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1天时5 mg/kg处理组的MDA含量达到最高;蚯蚓体内8-OHdG含量在处理前期低于对照组,但在28d时呈现随三氟苯嘧啶浓度增大而升高的变化趋势,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4)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蚯蚓经过溴氰虫酰胺和三氟苯嘧啶单独处理后,体内各项测定指标的变化是处理剂量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不同的处理剂量和处理时间均会对蚯蚓体内各生物指标产生显著影响;综合毒性评价结果显示,溴氰虫酰胺处理组的综合毒性随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三氟苯嘧啶处理组的综合毒性表现为显著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合RDA结果表明,ROS、SOD、GST和8-OHdG水平与两种药剂的浓度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溴氰虫酰胺处理中的SOD和CAT之间,ROS和8-OHdG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三氟苯嘧啶处理中的ROS,SOD和GST三个指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从以上结果来看,溴氰虫酰胺和三氟苯嘧啶均引起了蚯蚓的氧化胁迫及DNA氧化损伤,说明该两种药剂对土壤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