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民生问题。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家长为让孩子进入优质幼儿园而彻夜排队的现象,“入园难”一词也成为网上最受关注的词汇之一。这一问题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政策来着手解决百姓子女“入园难”问题。学前教育领域是义务教育的基础,由于长期的缺乏正确的定位和引导,造成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领域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相对资源少,导致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社会现象。
本文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前教育的属性进行分析和定性,找出学前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从而得出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发挥职能的必然性。通过对济南市某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进行实例调查和分析,找出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在公办幼儿园数量少、资源分布不均衡、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学前教育配套建设跟不上、无证办园取缔难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对比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政策导向、法律约束、平衡资源和督导监管职能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主要是由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政府职能定位、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上存在不作为或少作为而造成的,是政府职能缺位的具体体现。深入发掘造成政府职能缺位的成因,主要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定性不明晰,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政府监管职能缺失等。具体是从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定位不明晰,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含混不清,对学前教育的定位不准,对社会化办园理解偏失,从主观上造成了政府职能定位不明晰;二是政府财政投入的长期匮乏,欠账太多,日积月累最终导致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公办幼儿园数量的减少;三是资源配置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化发展不平衡,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的配置不平衡。四是政府监管职能不落实。主要体现在配套监管不到位,主动监管意识差和单一部门执法乏力。针对以上四方面成因,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合理的定位,确保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职能发挥作用。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政府应该在学前教育领域政府应当从政策制定、公共财政投入、资源合理分配和督导监管等方面切实发挥政府职能,建立“1+3”的政府投入监管体系(投入+决策、管理、监督),进行如下职能定位,发挥职能作用:一是公共财政的投入者。通过建立学前教育保障体系,逐步加大财政投入,拓展投入渠道,保障财政投入来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二是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资源合理分配的掌控者,通过政府对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创新流通渠道,确保师资、物资和管理资源的多方流动,均衡学前教育发展。四是学前教育的市场监管者。通过配齐配全管理人员,多部门联手形成合力等措施,加大对开发商的监管、对无证办园的查处和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标准建设,规范学前教育市场的发展,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责,确保政府能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