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的频度、强度和危害程度居世界之首,北京市中心区位于华北主要地震区阴山—燕山地震带的中段,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北京市整体防灾避险功能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建筑鳞次栉比,人口高度密集,城市空间拥挤,城市绿地过少,发生大地震后可供大规模避难的通道与安全场地较少,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范于未然的工作。城市的公园绿地开敞空间大,内部建筑密度小,设施相对完善,在危急时刻能够发挥应急避难作用,是城市防灾系统中重要的用地资源。本文借鉴国内外在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方面研究成果,以北京市东、西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对北京市中心区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得出的结果如下:(1)北京市中心区公园绿地总体布局分析。2011年北京市东、西城区总面积为92.54k㎡,常住人口共有224.17万。按照整体公园三个不同的缓冲区半径(1.5㎞、1㎞、0.5㎞),通过分析,北京市东、西城区公园绿地的缓冲区覆盖范围总计为70.25k㎡,约占城区面积75.91%,另外服务盲区为16.39k㎡。未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在于大多数,城市公园绿地的短缺造成城市防灾避险系统的不完善。(2)已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的实地调查分析。通过对已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16个公园绿地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公园绿地出入口都是开放式的,应急通道都比较畅通。其中,最重要是很多公园绿地的有效避险空间面积过少。从中心区整个公园绿地布局来看,公园绿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分布还是不均,必须由人防工程、体育场、中小学校操场补充城市防灾体系。(3)北京市中心区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通过三级避难通道将三类避难场所紧密联系起来。采取1个居住区配置4处街旁公园绿地1处社区公园,4个居住小区必须配置1处地区公园;这些都应配合城市的综合性公园、体育公园还有植物园、动物园、遗址公园等大型公园和特殊绿地,用道路将整体公园绿地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公园绿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