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4例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第十三病区。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试验实施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顺利完成试验者,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受试者均在常规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基础上,观察组结合经筋刺法治疗,即选取髋部、膝部、踝部经筋结点进行针刺同时配合阳明经筋排刺;对照组结合传统针刺法治疗。每日治疗1次,治疗周期为2周。分别于针刺治疗前、首次治疗即刻、每疗程末(针刺第7天和第14天)根据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价指标:采用MAS量表对下肢肌张力进行评价,同时根据治疗前后评级改善情况,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选用CSI量表对下肢痉挛程度改善情况进行评价;FMA量表用以评估治疗前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MBI量表用于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卒中类型、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一致,对治疗前患者下肢痉挛程度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MAS评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前痉挛程度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MAS评级变化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经筋刺法组总有效率为83.87%,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为56.67%,由此可见,经筋刺法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针刺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3.下肢痉挛程度变化:组内各观察时点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CS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改善下肢痉挛状况,针刺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评分差异显著,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在降低下肢痉挛指数方面,观察组在第1疗程末即出现显著疗效,对照组在第2疗程末出现显著疗效,说明观察组起效更快。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即刻CSI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CS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在治疗第7天及第14天时,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针刺第1、2疗程末,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4.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组内各观察时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FM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FMA评分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即刻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针刺治疗第7天及第14天时,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效,且观察组的疗效更显著。5.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组内各观察时点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结束时,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针刺治疗前两组间MBI评分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针刺治疗即刻组间差异不显著;针刺第7天及第14天时,观察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传统针刺法均能改善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状况,且在短期治疗内,经筋刺法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2.经筋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能改善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且与传统针刺法相比,经筋刺法疗效更显著;3.经筋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经筋刺法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4.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本次临床观察旨在对比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从而寻求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方案,为今后临床应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本研究标准的80例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各40例。两组受试对象在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治
目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分别采用芒针深刺八髎穴和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比较深刺八髎穴与常规针刺对于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上的差异,评价深刺八髎穴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使用八髎穴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提供循证医学支持。方法: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6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骨科门诊患者,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治疗组纳入患者35例,对照组纳入患者35例。治疗组予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每7天一次,共治疗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口服尼美舒利片,每次予0.1g
目的:通过对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治疗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进行观察,探索性地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优势更明显,可将其作为防治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有效、长期的干预治疗方法。方法:本试验开始时间自2019年8月始,自2021年2月终止。病例全部来自于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天津中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探究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招募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66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刀治疗,选点为在足三阳经筋、足三阴经筋循行上找寻到的具有阳性反应的结筋点,如:髌内下、胫骨内髁、足三里次、鹤顶次等;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选点为内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通督培元”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以期优化针刺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以100例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随机法产生随机方案,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通督培元”针刺法(取穴:百会、印堂、神庭、中脘、气海、关
目的:通过跟师出诊,查阅文献并进行临床学习,收集周围性面瘫相关病例,进而分析并总结赵晓峰教授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经验,包括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及中医治疗方案;收集贝尔面瘫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节气、既往史、就诊时间等信息,以患者病程为结局指标,分析不同因素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时长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
目的:观察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徵调音乐、常规针刺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提供临床参考和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招募60例来自天津各大高校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年龄18~40岁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宫调徵调音乐进行治疗,皮部浅刺部位选取肾经、胃经皮部、脾经、任脉皮部循行于腹部区域,上界:中脘穴水平(脐中上4寸水平),下界:关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平衡阴阳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平衡阴阳针刺法在治疗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优势,以期在临床上为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治疗提供更优方案。内容与方法:纳入符合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住院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予规范化内科治疗+醒脑开窍基础治疗+平衡阴阳针刺治疗的为试验组,予规范化内科治疗+醒脑开窍基
目的:探索在不同疗效评价标准下影响通关利窍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临床效应的相关因素,对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合理选取疗效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为深入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立题依据,对患者生活方式及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提供意见与建议,实现通关利窍针刺治疗PSD的效果最大化。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针灸科、康复科病区住院的脑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