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冷堆一回路内石墨粉尘的化学迁移机理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由于具有良好的中子慢化性能,高温力学性能和辐照性能作为高温气冷堆的结构材料和慢化剂在堆内大量使用。然而在高温气冷堆正常运行情况下,除了燃料元件之间的摩擦磨损会产生一定量的石墨粉尘之外,石墨与一回路冷却剂中杂质的化学反应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粉尘量,这些石墨粉尘会对高温气冷堆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氦气杂质在堆芯高温下与石墨反应,而后在蒸汽发生器内较低温度下发生逆向反应产生石墨粉尘,使得石墨粉尘从反应堆的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迁移,本文通过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方法建立理想模型对此化学迁移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利用化学热力学方法证明了在理想模型下,石墨粉尘会在堆芯高温区域与氦气中的H2O和O2等反应发生生成CO和H2等,然后在低温区域(蒸汽发生器)发生逆向反应生成C。并且就堆芯温度、H2、CO和H2O初始浓度对石墨粉尘化学迁移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堆芯温度越高,初始H2O浓度越高对石墨粉尘化学迁移量越有利;H2和CO初始浓度的提高也会使蒸汽发生器内石墨粉尘的生成量增多;并且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粉尘的化学迁移量主要受石墨和H2O反应控制。考虑化学反应时间和化学反应速度对反应平衡的影响,本文进一步通过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理想模型下,高温区堆芯和低温区蒸汽发生器内的化学反应过程,并主要针对石墨和H2O反应对石墨粉尘的化学迁移过程进行了化学动力学研究。计算得到了理想模型下氦气杂质在堆芯1000℃反应2s后,进入750℃温度区域反应后的石墨粉尘生成量。并且根据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堆芯温度和H2、CO和H2O初始浓度对石墨化学迁移量的影响,定量的说明了堆芯温度增高和H2O初始浓度增多对石墨化学迁移越有利,以及CO和H2初始浓度增加会使蒸汽发生器内C的生成量增加。此外,研究得到蒸汽发生器温度和堆芯内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也具有一定影响。由于本文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所以对石墨粉尘的迁移研究会存在偏差,还需要进一步引入堆芯和蒸汽发生器温度场,采用更完善的表面化学机理研究,从而对石墨粉尘的化学迁移过程进行比较深入地研究计算。
其他文献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是用于描绘局部结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在固态、液态等多种条件下研究原子或粒子的化学状态和近邻结构。在荧光XAFS实验中,通过在荧光探测器
光谱亮度是表征同步辐射光源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高亮度的同步辐射光在照射实验样品时能保证很高的辐射能量密度,以极高的信噪比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理想的实验成果,因而同步
随着核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如何安全处置核工业产生的大量核废物己成为当今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地质处置被普遍认为是最可行的高放废物处置方法,采用多重屏障系统(工程
随着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发展,雷达系统对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拥有并行处理结构、可配置型IO引脚以及丰富的DSP硬核资源,可以更好
黄宗道是我国著名的胶栽培专家。他的一生在为巴西天然橡胶树在我国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合理开发利用华南热带地区自然资源、发展我国橡胶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
季节性冻土地区,冻胀一直是困扰铁路路基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东北地区既有铁路冻害比较严重,冻胀使路基产生不均匀变形,路基冻胀变形导致轨道不平顺,严重影响列车行驶的
随机计算机的推广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主控室正在逐步取代传统主控室。自动化系统的增加,使得操作员的角色从控制员向监控员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往往会引起操作员主观负
中子自屏蔽效应是影响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PGNAA)技术检测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利用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技术进行水溶液检测时,中子自屏蔽效应对水溶液中元素的检测分析
核电厂中存在大量小支管,剧烈振动易使小支管插套焊的焊缝产生疲劳裂纹,导致管路内含放射性流体的泄漏,给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因此,为了减少小支管因振动而产生疲
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目的和归宿。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既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关乎发展的实践问题。依据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实现共享发展的根本在于有效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