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异丙酚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部位。 方法:1.采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观察外周给药(腹腔注射)时,不同剂量异丙酚的镇痛作用。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三组:生理盐水组、异丙酚1mg/kg组和2mg/kg组,分别测定和记录基础痛阈值和腹腔给药后5、10、20、40、60、80分钟时的痛阈值。2.观察异丙酚镇痛作用的部位。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六组:侧脑室拮抗组、脊髓蛛网膜下腔拮抗组、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联合拮抗组、以及三组对照组。实验前三到五天分别预置侧脑室套管和埋置蛛网膜下腔导管(PE-10导管)。实验时将0.15μg/rat荷包牡丹碱预注入侧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联合拮抗组则侧脑室和鞘内各注入0.075μg/rat荷包牡丹碱,10分钟后,腹腔注射异丙酚1mg/kg,观察并记录5、10、20、40、60、80分钟大鼠电刺激嘶叫阈值的变化。对照组为预注荷包牡丹碱,10分钟后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同样测定痛阈值。 结果:1.腹腔注射异丙酚1mg/kg和2mg/kg后5、10、20、40、60、80分钟大鼠电刺激嘶叫阈值明显提高,与基础痛阈值相比较,差别显著(P<0.05);痛阈提高百分率注药后5分钟即达67±25.64%,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至80分钟达192±34.03%。2mg/kg组痛阈提高百分率较1mg/kg组略高。2.鞘内、侧脑室分别预注荷包牡丹碱组和同时预注组均能明显逆转异丙酚(1mg/kg,i.p)的镇痛作用,三组的拮抗效应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 异丙酚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 结论 亚睡眠剂量异丙酚在大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异丙 酚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脊髓和脊髓上中枢的GABA^受体介导 2 的,其镇痛作用能被GABA^受体桔抗剂荷包牡丹碱所桔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