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空Dirac场耦合的匀速圆周运动原子的自发激发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辐射是原子重要的辐射性质,它的物理机制既可以解释为真空涨落,也可以解释为原子辐射反作用,或者解释为这两部分的线性组合。这种解释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原子与场相互作用哈密顿量中原子算符和场算符的排序问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Dalibard,Dupont-Roc和Cohen-Tannoudji(DDC)消除了这种不确定性,他们在研究原子与场的相互作用时,通过采用将原子和场算符对称排序的方法,使真空涨落和辐射反作用对原子自发辐射的贡献都是厄米的从而赋予了它们独立的物理意义,这种新的用来研究原子与场相互作用的方法被称为DDC方法。随后这个方法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对原子辐射性质的研究中。  Audretsch和Müller是最开始把DDC方法应用到对原子与真空标量场耦合时原子的演化的研究中去的,他们研究了惯性原子和匀加速原子分别与真空实标量场的耦合时其原子平均能量变化率和兰姆移动;随后Passante将DDC方法推广到了原子与真空电磁场耦合的情况中,他研究了原子与真空电磁场耦合时原子的能级移动。原子与真空标量场、电磁场之间的耦合都是线性耦合,此时原子的演化归结为真空涨落和原子辐射反作用两部分贡献。对于而言惯性基态原子,真空涨落和辐射反作用对其原子平均能量变化率的贡献恰好完全抵消,保证了基态原子的稳定性;而对于做匀加速运动的基态原子,真空涨落和辐射反作用对其原子平均能量变化率的贡献不能完全抵消,此时原子将发生自发激发。  当DDC方法被推广到真空Dirac场时,原子与Dirac场之间的耦合是非线性的,此时原子的演化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原子与真空Dirac场非线性耦合时,此时原子的演化归结为真空涨落、原子辐射反作用以及真空涨落和辐射反作用交叉项这三部分贡献,其中真空涨落和交叉项是同阶项,而原子的辐射反作用的贡献是高阶项。与Dirac场耦合的匀加速原子和与标量场、电磁场耦合的匀加速原子一样,其原子平均能量变化率跟原子加速度和原子频率有关。但不同的是,与Dirac场耦合的匀加速原子其原子平均能量变化率的表达式中出现了与加速度的四次方有关的非热修正项,当原子最初处于基态时,真空涨落和包含真空涨落与辐射反作用的交叉项对其平均能量变化率的贡献无法完全抵消,原子将发生自发激发。  当运用推广到Dirac场的DDC方法分别来计算真空涨落和包含真空涨落与辐射反作用的交叉项对与真空Dirac场耦合的匀速圆周运动原子的平均能量变化率的贡献时,结果表明尽管处于基态的原子在真空中也是可以发生自发激发的,但由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原子的跃迁几率不包含标志着热库的普朗克因子,因此他们并不能像线性加速情况下的原子那样感受到一个纯粹的热辐射。此时,Dirac场中包含的真空涨落与辐射反作用的交叉项的作用和标量场、电磁场情况中的辐射反作用项的作用相同,都是减少原子的平均能量变化率。但不同的是与标量场或者电磁场耦合的匀速圆周原子和线性加速原子情况中的辐射反作用对相应的原子平均能量变化率的贡献是相同的,而与Dirac场耦合的匀速圆周原子和线性加速原子情况中的交叉项对原子的平均能量变化率的贡献是不同的。这也表明从原子与标量场、电磁场耦合情况中得出的关于辐射反作用对原子能量平均变化率的贡献不随原子轨迹改变而变化的结论不是普遍适用的,因为在Dirac场中包含了真空涨落与辐射反作用的交叉项取代了辐射反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突破之一,Anti-de Sitter/Conformal field the-ory(简写为AdS/CFT)对应揭示了引力理论和场论之间深刻的对应关系,近年来被成功用来处理凝聚态物理中的
本论文利用段一士教授提出的φ映射拓扑流理论和规范势分解理论讨论了拓扑量子力学和拓扑场论,并利用拓扑量子力学方法研究了相对论时空中的拓扑激发——涡旋(vortices)的拓扑
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膜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并且M态的寿命可以调节,这使得bR膜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bR膜的稳态与动态特性及其在光子器件中
  散斑场的研究与探测多年来在散斑干涉计量术及随即表面研究等多个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围绕相干散斑场的特性、探测和应用,本文先后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章对
在基于一性原理的密度泛涵理论基础上的分子轨道理论和非平衡态格林函数公式的基础上,本文研究杂环分子导线的传输行为,这种导线由连接在原子尺寸的金电极上的三种杂环分子构成
由于实际开放量子系统中,环境总不可避免地作用于系统,所以要想最大程度地还原系统的演化,需要考虑环境对系统的作用。非马尔可夫动力学的核心思想是用环境回流入系统的信息量多
  本文在本论文中我们针对一个典型的具有电荷条纹序的体系La1 6-xNd0 4SrxCuO4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LaSrAlO4衬底上生长了La1.6-xNd04SrxCuO4(x=0.08,0.
本论文用线性吸收谱实验分析了五种样品的线性和非线性吸收特性,用非线性透射实验分析了这些材料的非线性吸收类型和特性.以此为理论基础和实验指导,本文用Z-扫描方法研究了
全文内容共分五章:  第一章对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和相干控制的研究意义、无粒子数反转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对开放的共振V型系统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