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集体行动解释--对城市规划实效的再认识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wang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转轨以来,城市规划得到了快速发展和高度关注,而城市建设活动与规划工作的脱节也引起了广泛的思考,现实规划工作中常常由于这几类动力主体(或称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不到位导致规划工作难以推行,城市规划的实效受到质疑。本文借用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中的集体行动及相关理论,对城市规划实效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通过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比较,分析公共利益界定的困难,并通过对规划核心价值--公平正义--的学理分析,指出公正就是要提供自由竞争的环境与平等的机会,保证个人利益追求,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效率,社会财富增加,最终通过福利达到结果的公平。从而明确了城市规划应保证个人利益的追求,这是本文的理论前提。   从城市规划的作用性质出发,揭示城市规划实效的内涵: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公平的社会环境。通过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强制性手段与选择性激励可促使利益主体形成一致的集体行动,从而达成规划目标,提供追求个人利益的公平环境,从而社会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效。   城市规划失效的原因是城市利益主体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冲突与矛盾凸现,而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目标范围与内容很难界定,造成规划与现实的矛盾。在此外因下,自利理性等内因起作用而使利益主体关系失衡。导致规划目标的集体行动过程的部分或全部受到破坏,从而规划失效。本文从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利益主体在这两个阶段追求自我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特征作出了分析。   最后,为协调各方利益,提升城市规划的实效性,指出应通过博弈的方法建立利益主体的集体行动。并根据对象范围将集体行动分为三个层次,指出最高层次的集体行动实际上实现了最广泛的公共利益。最后提出建立集体行动的机制策略,即政府退出城市经济组织(投资商)与居民的博弈,制定合理公平的博弈规划,通过城市规划的纽带作用,使投资商与居民进行合作式博弈,形成本地规划目标的集体行动,并通过规划调控集体行动的外部性,使本地与外部社会形成更高层次的集体行动,同时也就是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公共利益。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对交通的经济、便捷、高效、通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道路日趋拥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住宅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亦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剧增,住房条件的改善,城市需要建造大量的住宅;另一方面,我国土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但长期以来,高密度城区的绿地建设一直是城建工作的难点。究其原因,既有人口和建筑密度较高,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现实因素;同时也存在长期以来
高校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基地和文化弘扬的最有力的平台之一。校园是高校发展的现实基础,校园的发展代表了各类高校的最新面貌。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数字技术概念正式被提出,经过
该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明的地区性和建筑学的相关理论"包括1、2两章.在第1章中,我们从人文、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探讨了地区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传统、现代和全球
学位
面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在世界范围内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在国内生态建筑设计还不普及,大众及建筑从业
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大批量农民进程务工和安家,河南出现大量无人村,以豫西南的情况来看,很多乡村基本已经无人居住。失去主人的既有乡村建筑面临被废弃的境地。这些数量巨大的非保
该文通过对建筑与结构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上的关系进行了论述,重点阐明了结构形态在实现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手法,旨在提高建筑
随着农村产业的非农化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家庭结构的改变,现代文化的冲击,农村住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峰期,表面上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际上却难以与现代农民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