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resent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s in Yu Jianhua'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Slaughterhouse-Fiv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翻译作为一门艺术,其成功与否既与原作的审美价值息息相关,更与译者的翻译能力和在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密切相关。1917年,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论,认为作者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语言手段,给读者的阅读过程制造难度,从而产生一种新鲜独特的审美享受。文学作品之所以为文学作品,主要原因是它具有文学性,而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作家精心运用的陌生化手法中,陌生化手法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译者而言,如何充分识别并恰当再现原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决定了译作的优劣。  本文探究了《五号屠场》中陌生化手法的具体表现以及虞建华在译本中再现这些陌生化的主要手法和效果。论文首先阐述了翻译中再现陌生化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文学的特性和译者的责任决定了再现陌生化手法的必要性,而不同语言间存在的共性和翻译实践中已有的成功案例则表明在译作中再现原作的陌生化手法是完全可能的。接着分析了《五号屠场》中陌生化手法的具体表现,发现该作品是一部高度陌生化的小说,其陌生化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在叙述视角上,作者采用了侵入式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及第一人称复数叙述相互转换的方式使小说具有陌生化效果;在语言表达上,作者主要采用了重复、双关语、自造新词、插图、比喻及特殊搭配等手法使读者产生一种独特新奇的审美享受。论文通过译作和原作的对比分析,发现虞建华在翻译中主要通过复制或模仿的手法成功再现了原作中不同寻常的陌生化手法,使译作在主题和审美价值上取得了与原作基本对等的效果。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虞建华《五号屠场》中译本中对原作陌生化手法再现的研究,为翻译高度陌生化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些新见解,作者认为,为了实现译作与原作在审美价值上的充分对等,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高度重视原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并通过复制或模仿等手法尽可能地在译作中予以再现。
其他文献
近年来炭疽病、疫病已严重影响许多地方芋正常生长。由于芋田需常浇水、灌水,田间湿度大,小气候十分有利于病害发生,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在暴发后用药,不但防效差,而且产量损失
“双性同体”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29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该概念的提出,为文学批评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伍尔夫本人也在其文学创作中实践了这一概念所表述的理
“悲剧”一词由西方人发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中国在古代是没有“悲剧”概念的,但在中国传统戏剧创作作品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悲剧,这是不容质疑的。这只能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4月8日上午,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文联在浙江美术馆联合召开“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动员会,工程组委会主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出席并作动员讲话。组
影视翻译是翻译研究领域里一个非常特殊的分支,而配音翻译则是影视翻译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频繁,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影视翻译的研究有了很大
期刊
在中国典籍外译史上,传教士这一群体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他们对中国经典的译介奠定了西方汉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传教士身份的特殊性以及译介的目的性,使得他们的译介具有比较特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一生著述颇丰。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并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描写细致入微又通俗幽默,尤其是一些作品反映和体现了北京的风俗文化和市民形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