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苯乙醇是一种高级香料添加剂,可以用于日化、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领域。当前工业化生产应用较多的方法是化学合成法,由于化学法的种种弊端近年来主流趋势转为生物法合成2-苯乙醇。微生物主要通过Ehrlich途径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来合成苯乙醇,然而由于原料价格原因导致利润降低。开发以单糖为原料来合成产物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通过菌种筛选法,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筛选到了几株2-苯乙醇耐受菌,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生产性能评估,最终确定了一株对2-苯乙醇耐受性较高,而且产物合成性能较优良的菌株。并对此株菌进行了测序鉴定,鉴定到了属,为肠杆菌属,最后确定为Enterobacter sp. CGMCC5087,并保存进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并编号Enterobacter sp. CGMCC5087。由于苯丙酮酸为Ehrlich途径中的单一中间产物,因此以苯丙酮酸为底物通过菌株的降解并检测苯乙醇可以验证此菌内的Ehrlich代谢途径,并最终确定了此途径的存在,并对其利用葡萄糖为原料合成2-苯乙醇进行了验证。对Ehrlich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苯乙醛还原酶和苯丙氨酸脱氢酶进行了分析,其中检测到了苯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片段,由于此基因在菌株体内存在拷贝数较低,因此没有拿到序列。向野生菌E sp. CGMCC5087中转化pMW13_pheA_aroF质粒来构建工程菌,aroF基因(?)pheA基因分别编码3-脱氧-D-阿拉伯庚酮酸-7-磷酸合酶合成酶(DAHP)和具有分支酸变位酶活性和预苯酸脱水酶活性的双功能酶(PheA)的合成。比较野生菌和工程菌的发酵性能,在培养12h之后,野生菌可以产生102.6mg L-1的2-苯乙醇,工程菌在培养12h时可以产生约334.9mg L-1的2-苯乙醇,为野生型产量的3.26倍。说明通过关键酶的过表达可以有效的提高产物产量,提高其应用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