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MRPL13高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索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GLOBOCAN 2020)显示,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乳腺癌的诊出率已经超过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估计有230万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1.7%,且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我国,乳腺癌取代肝癌成为第四大最常见癌症,新病例数从2015年的30万增加到2020年的42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数的18%[2]。尽管近些年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乳腺癌仍然是对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由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多样性和肿瘤的异质性,传统的方式难以准确预测个体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疗效获益,所以深入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鉴定高灵敏度的分子标志物,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精准分类指导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3]。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13(Mitochondrial ribosomal protein L13/MRPL13)是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s)家族的成员,参与线粒体蛋白的生物合成。由核基因编码的MRPs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在被转运到线粒体后,MRPs与r RNA结合形成线粒体核糖体,该核糖体翻译线粒体本身编码的蛋白质。迄今为止,据报道MRPs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MRPL13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理将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并可能有助于使生物标志物疗法成为治疗乳腺疾病的有希望的选择。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RPL1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肿瘤免疫浸润细胞(TIIC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的早期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研究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等数据库及临床术后样本综合分析MRPL13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GSEA富集分析进行GO、KEGG通路和免疫学分析以探索MRPL13的潜在生物学功能;通过基质胶侵袭实验、蛋白电泳、PCR技术分别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MRPL13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使用TISIDB来分析MRPL13表达与乳腺癌中免疫浸润水平之间可能的相关性,应用CIBERSORT评估22种免疫细胞亚型在MRPL1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同源小鼠模型数据库TISMO,来模拟乳腺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反应中MRPL13表达的差异。结果:1、在乳腺癌中MRPL1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MRPL13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MRPL13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MRPL13表达增加与乳腺癌分期,分子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显著相关。2、GO分析:与MRPL13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是细胞迁移、血管生成和smo蛋白信号通路;KEGG分析:在乳腺癌患者中调节细胞周期、RNA降解和DNA复制途径至关重要,且与MRPL13表达密切相关;免疫学特征分析:调节CD4+、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的途径在乳腺癌患者中至关重要,且与MRPL13表达密切相关。3、在MCF-7细胞中干扰MRPL13,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MRPL13敲低会降低VEGFA、MMP-2和MMP-9的表达。4、在TISIDB数据中,高MRPL13表达组M0/M1巨噬细胞水平升高,而NK细胞和肥大细胞水平降低;MRPL13与常用免疫检查点(CTLA4、LAG3、TIM3)呈正相关;其表达量的改变与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的变化相关。*结论:1、MRPL1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且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MRPL13表达增加与乳腺癌分期,分子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显著相关。2、干扰乳腺癌细胞中MRPL13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影响VEGFA和MMP基因表达。3、MRPL13表达水平与NK细胞水平呈负相关,与常用免疫检查点(CTLA4、LAG3、TIM3)呈正相关,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反应相关。随着MRPL13在乳腺癌中表达量的高低变化,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也随之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和术后临床病理TNM分期的关系及两者联合评分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确诊为胃癌且无远处转移并行胃切除D2根治术的484例M0期患者作为回顾组,分析实验室结果和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Spearman、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NI
学位
目的:明确TK1 m RNA在成人原发较低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评价血清TK1的表达对评估IDH1突变型较低级别胶质瘤的预后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TCGA LGG和CGGA LGG数据库的临床数据及经过标准化的TK1 m RNA数据,应用t检验比较TK1 m RNA在不同级别及IDH突变下的差异,根据TK1 m RNA高低表达和IDH突变状态分型,应用Kaplan-Meie
学位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阻滞用于经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10月在本院产科90例行分娩镇痛经产妇的临床资料。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组(20 ml0.75%盐酸罗哌卡因+1 ml 50μg枸橼酸舒芬太尼加入生理盐水配制到150 ml,取100 ml配入PCE
学位
目的:胶质瘤的进展与表观遗传背景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利用N6-甲基腺苷(m6A)调节因子的多类型组学数据对患者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胶质瘤亚型,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探讨m6A调节因子在胶质瘤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胶质瘤和正常对照组织的多组学数据,并收集相应患者的临床和预后资料。采用R软件包i Cluster Plus对患者多类型组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单因
学位
目的:探究儿童群体的多种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及肾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10例次SLE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LEDAI-2000评分标准,可将疾病活动分为轻度活动(SLEDAI≤6,n=23例次)、中度活动(7~12,n=52例次)和重度活动>12,n=35例次);根据24h尿蛋白定
学位
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难点。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理,为创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其管理的必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验室危险废弃处理原则和规范化管理措施,以实现危险废弃物的安全环保、规范高效处置。
期刊
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HIV感染后损害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变化,影响了抗病毒的能力。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机体抗肿瘤和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学位
目的: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病理性瘢痕(pathologic scar,PS),但关于其治疗PS的证据有限,相关研究多为回顾性分析,结论不一,且缺乏总结性分析。因此,本研究意在评价不同激光治疗P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期待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决策并指导未来PS领域的研究。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中检索激光治疗PS的随机对照实验(RCT)
学位
背景及目的:脑卒中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37%~78%,可导致营养不良、误吸、脱水、肺炎,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研究发现早期识别和干预吞咽障碍会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学者关于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多方面尚无统一定论。因此本文对14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ost-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