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冲铆接头界面滑移特性及疲劳可靠性分析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Rubbish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汽车工业里,汽车整车重量直接影响汽车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因此汽车轻量化成为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的重要手段。而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在车身结构设计中大量使用轻合金、复合材料等新轻型薄板材料代替高强度钢板。自冲铆接是一种新型冷压嵌铆连接方法,由于许多可替代材料焊接性能差,甚至无法焊接,使其成为汽车工业中取代传统电阻点焊连接最有潜力的连接技术。但是,由于该连接技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用于车身结构制造中,与电阻点焊几十年的应用实践相比,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本文以5052铝合金和H62铜合金(铝-铜)异质材料组合自冲铆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办法,研究自冲铆接头的界面滑移特性、力学性能和疲劳可靠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双半剖自冲铆接头试样,搭建了自冲铆接头微动滑移显微测量平台,并进行拉伸剪切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自冲铆接头机械内锁接触区域存在微动滑移,这种微动滑移加剧了接头的失效;拉伸剪切状态下的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且最大应力分布在铆钉脚底部与下板接触位置以及铆钉与下板内锁位置处。双半剖模型可定性地描述自冲铆接头的微动滑移特性,并可作为接头机械内锁区域滑移错动量的检测模型。(2)针对铝-铜异质材料组合搭接自冲铆接头特征,分别测试了两种合金材料的工程应力-应变特性,并对拉伸剪切试样和剥离试样进行静态力学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SPR接头抗拉伸剪切强度高于抗剥离强度,铝-铜合金搭接时应采用Cu-Al形式;板材厚度、材质及铆钉长度影响接头静载强度,上板材质对接头强度影响更大;板材厚度影响失效位移,静载失效形式皆为铆钉与下板分离;刚度随接头载荷而变化,且与接头失效机理有关。(3)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基础上,对铝-铜合金异质材料组合自冲铆接头进行疲劳性能测试,获得了表征接头疲劳性能的载荷-寿命(S-N)曲线。对疲劳失效形式、失效机理、刚度对接头疲劳性能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疲劳强度主要受板材厚度、上下板材质、铆钉、接头接触界面微动滑移的影响。下板对接头疲劳强度和寿命的影响几乎成线性关系,上板材质对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高于下板。对于疲劳失效形式:同种材料搭接时自冲铆接头疲劳失效主要为下板断裂,异质材料板材搭接时,材质较软的板材易产生疲劳裂纹而失效。接头失效机理受板材材质、厚度、轧制方向、微动滑移、工况条件、接头弯曲效应、铆接过程残余应力等因素影响。采用异质材料组合导致自冲铆接头刚度特性不同,随接头刚度增加疲劳性能逐渐增强。(4)在2.0mm5052铝合金自冲铆接头疲劳测试基础上,就其主要失效形式,计算了其疲劳失效等效截面积。利用常规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自冲铆中等寿命区的S-N疲劳特性方程,进而求解了95%置信度下不同可靠度P的自冲铆P-S-N概率疲劳特性方程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根据相应的P-S-N曲线,可分析自冲铆接头的疲劳可靠特性和求解不同可靠度下自冲铆接头的最低疲劳极限。
其他文献
<正>依托经典小说进行电影翻拍,已经成为了电影创作领域中的重要形式,而这也决定了虽然二者互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多个方面又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小说艺术与电影艺
<正>如果一堂课总是在一个点上原地踏步,绕来绕去,兜来兜去,或者散点式地漫天撒花,满地跑马,东一枪西一枪,肯定不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着力在一个点上不断向纵深
随着社会变迁以及家庭结构变化、功能的弱化,困境儿童随之增多,并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往,困境儿童的保护工作是由政府为主体承担,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条块分化的救助局面
Nd:YAG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Nd:YAG laser+GMAWhybrid welding)将激光和电弧这两种热源复合在一起,同时作用于同一加工位置,充分利用两种热源各自的优势,又相互弥补各自的
将线性兴波阻力理论帐篷函数二次规划法与Holtrop公式、遗传算法相结合进行船型优化设计.首先以总阻力为目标函数,应用遗传算法求解Holtrop公式中一定速度下各船型参数的最优
通过流行病学和环境因素调查后,采集氟污染区和非氟污染区水牛的被毛和晨尿,测定毛氟、尿氟、尿羟脯氨酸、尿肌酐及尿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含量,比较分析氟污染组与对照组
在问题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莎士比亚采用了一种"价值夷平"的方式,取消了高贵与自大、勇敢与野蛮、爱情与情欲等伦理规范的本质差异,(自然)人成了血气与淫欲的混合
有明一代,灾荒不断,迨至崇祯年间情况更加严重。崇祯年间江南地区的灾荒可以说是明末灾荒中的一个缩影。本文以崇祯年间江南灾荒与应对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统计学和
随着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和新《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聚焦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注重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