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Al-Si复合材料的切削性能及模拟仿真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Gr)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其具有高比强度、高弹性模量,是已知发现材料中导电率、导热率最高的材料之一,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在很多领域获得应用。尤其是作为新型的增强相在复合材料制造领域被大量推广使用。本文将石墨烯作为增强相,使其与Al-Si合计粉末和少量的Cu、Mg粉末充分混合,制备石墨烯增强多元金属基新型复合材料——石墨烯/铝硅(Gr/Al-18Si-4Cu-Mg)复合材料。由于石墨烯对金属基体的强化作用,加之硬质Si颗粒以及金属间化合物Al2Cu、Mg2Si的存在,造成在切削Gr/Al-18Si-4Cu-Mg复合材料时存在多种因素耦合。导致切削效率低下、加工表面质量难以控制和切削性能差,限制了在工业上的应用。本文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石墨烯质量分数的Gr/Al-18Si-4Cu-Mg复合材料。使用金相显微镜、XRD衍射仪,观察发现在Gr/Al-18Si-4Cu-Mg复合材料中Al是基体相,Si颗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中,金属间化合物Al2Cu和Mg2Si是沉淀强化相并且较多沿晶界分布。并且对比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发现,适量的石墨烯能有效细化硬质颗粒。通过对Gr/Al-18Si-4Cu-M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的测试,探讨石墨烯的添加量对宏观力学的影响。根据Johnson-Cook热力耦合公式,定义了切屑分离准则和摩擦模型,建立Gr/Al-18Si-4Cu-Mg复合材料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在主轴转速n=1100r/min、进给量f=250mm/min、切削深度ap=1.4mm时,对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的复合材料进行了仿真。对切屑挤压及分离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切削力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了切削参数与铣削力的关系、石墨烯含量的变化对切削力的波动程度和切屑形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大铣削力降低;铣削力随着铣削深度和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正交铣削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钢铣削Gr/Al-18Si-4Cu-Mg复合材料的铣削力经验公式。在n=900r/min,f=200mm/min,ap=1.1mm切削条件下,对比不同石墨烯含量Gr/Al-18Si-4Cu-Mg复合材料,计算数据表明适量的石墨烯可以减小铣削力的波动,使得铣削过程变得更为平缓;并且在相同切削条件下,随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切屑形貌由带状-节状-粒状的改变。研究了主轴转速、铣削深度、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值会呈现下降的趋势;铣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值影响并不大;但进给速度对表面粗糙值影响极为敏感,表面粗糙度值随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其他文献
受典型生物表面启发,仿生结构化表面因其优良的减阻、减磨性能在航天、武器装备、船舶、农用机械等工程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结构化表面的制造技术是其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结构化表面的加工方法有滚压、激光加工、刻蚀、振动切削、磨削等方法。其中磨削是可实现难加工材料表面结构化加工和批量化生产最具发展前景的结构化表面制造方法之一。为了使用磨削方法加工出多种不同形貌的结构化表面,基于磨削运动
本文通过熔炼制备不同成分的模型合金,并且在500℃及600℃下进行时效处理,使Cu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在合金内部形成有效阻碍位错运动富Cu团簇。然后通过Cu含量及Ni含量对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分布、尺寸和析出形态的影响以及时效硬化规律,阐明了Cu析出相对Fe-Cu模型合金的致脆机理。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参考反应堆压力容器钢(RPVS)的合金成分以及服役环境,选择较高的元素含量(Cu元素含量远高于RPV钢中的
当下,随着能源消耗的逐渐增加,能源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目前,传统的发电站由于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逐渐被淘汰,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核电产业,但其安全性能是大家广泛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核电站反应堆中的材料要具有一个良好的综合性能,本文研究的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镍铁基变形高温合金,其合金主要强化方式为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以及晶界强化(又称为细晶强化),由于其良好的性能,该合金主要用于核电站堆芯内动导管。本文主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4.0的推进,现代制造业急需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工艺研发设计和制造效率来增加市场竞争力,呈现智能化、信息化的特征。在制造生产中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铜管生产企业可以利用CAPP将企业中工艺相关工作进行集中化分析处理。首先,针对工艺需求和生产制造的特点,制定了基本的平台整体架构
近年来,筋条表面以其优异的减阻性能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注意,而目前对筋条表面的加工虽然有很多的方法,但对大批量零件表面制造或难加工材料零件表面制造效率低且成本高。尤其是在旋成体工件表面加工出筋条表面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高效、成本低的加工方法。基于此种情形,提出绕丝砂轮磨削旋成体筋条减阻表面的方法。为成功运用绕丝砂轮磨削出具有减阻性能的筋条表面,根据对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对筋条减阻表面所做的研究进行归纳和
论文分别从除气净化工艺对含气量和夹杂检测的影响,以及变质和细化工艺对夹杂检测的影响入手,通过推导出夹杂尺寸数学经验方程,研究含气量,变质和细化与夹杂之间的关系。对于数学经验方程的推导,结合物理学公式和定理推导出铝硅合金液中夹杂物的直径计算方程,并得出检测电流数据与夹杂物直径的对应关系;由检测图像模拟出夹杂的二维和三维图形,通过微积分等计算手段对其形状进行模拟分类,并各自推导出夹杂物长度和体积计算方
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增强相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颗粒尺寸细小、界面干净等优点,其力学性能高、加工性好,已被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其中原位自生TiB2/7050铝基复合材料有着较为突出的力学性能,包括较高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良好的抗疲劳能力和耐高温性能等,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工程应用材料。但是原位自生TiB2/7050铝基复合材料焊接存在较大的难度,如铝合金基体在焊接时易发生氧化;接
为了能够适应企业在细线拉拔生产过程中对其外径的检测需求,基于国内外对激光外径测量仪的研究动态和工业测量指标,针对直径在0.1mm~15mm尺寸范围内的拉拔细线,研制一种高精度、非接触式、非扫描式的激光外径测量仪。论文对激光外径测量仪的原理进行详细论述,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方法和线阵CCD应用技术,提出了细线拉拔激光外径测量仪的总体设计方案,其主要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该测量系统以ARM为主控核心。
由于镁合金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以及镁资源丰富,因此,镁合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其中,镁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是目前镁合金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课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验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以及筋条式镁合金整体壁板压弯成型工艺的变形规律,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材料应力—应变曲线,依据双曲正弦模型(Arrhen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由于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在其表面沉积高温抗氧化涂层可进一步提高它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本文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表面分别制备了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和与基体成分相同的DD6微晶涂层,将试样放进高温马弗炉进行1100℃恒温氧化试验,利用SEM、EDS和XRD检测手段分析涂层的微观组织形貌、元素成分及相组成,研究了D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