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矿渣地聚合物的露天矿山运输道路筑路工艺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天开采是煤炭的主要开采方式之一,露天煤矿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运输道路修建工艺简单而造成的成本、环境和安全问题一直存在。此外,以矿山为中心的工业圈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污染环境,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将以工业固废中的粉煤灰和矿渣为原材料修筑露天矿山运输道路,为建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矿山为中心的环境友好型工业生态圈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露天矿山道路分类及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卡车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道路的力学作用及道路内部的应力特征,发现露天矿山运输道路相对于普通公路普遍具有一定的倾角,路面承受压力较大;运输强度和服务年限远低于普通民用公路所以对露天矿山运输道路材料的强度要求较高,对耐久性要求较低。粉煤灰-矿渣地聚合物单轴压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岩石相似,在调整配合比后抗压强度最高可达25.78k Pa,可以满足露天矿山运输道路的要求。并且,以冷再生机为核心的快速筑路工艺能适应露天矿山生产作业进度,在修筑试验路段经过7d原位采样测试强度,道路抗压强度在10MPa左右,通过现场车辆碾压检验,施工路段未出现扬尘、影响使用的开裂等现象,能满足矿山生产运输的使用要求。以地聚合物作为筑路材料,满足矿山环保要求,是未来有望规模性应用的矿山环保、高效、经济的筑路材料。
其他文献
喷射混凝土是围岩支护的重要技术手段,按添水量和加水点不同可分为干式、潮式和湿式喷射三种。干式喷射因粉尘浓度大、回弹高被国家安监总局明确禁止在煤矿井下使用。潮式喷射的粉尘、回弹控制效果也不佳。相比较,制备混凝土成品再喷射的湿式工艺具备无粉尘、低回弹和高强度的先天优势,但井下有限空间和传统速凝剂添加工艺二次扬尘成为在煤矿推广使用湿式喷射的关键难题。为此,本文首先根据煤矿井下实际工况条件设计一种新型湿式
生态损害赔偿有私法和公法两种模式。前者通过扩张侵权规则救济生态损害,包括扩张责任规则的“恢复原状”、创设民事权利的“私法环境权”和创建新型制度的“特殊赔偿”。后者通过确立具有损害填补功能的监管责任制度来填补环境损害,包括扩展监管的行政恢复责任制度和作为其辅助的补充性执法机制。私法模式是环境法缺失时的过渡性产物,在环境监管体系普遍建立的背景下仅为公法模式的有限补充。欧陆国家多为公法模式,美国亦然,法
非炸药破岩方法已逐渐应用在油气开采、隧道、岩巷、桥梁、市政等地面或地下工程,以水压致裂方法为代表的非炸药破岩方法具备了高效、少污染、无震动等优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水压致裂方法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水资源浪费,尤其可能对地层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克服现有水压致裂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比分析了以往水压致裂破岩方法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粘性流体静压破岩
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由混凝土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有机涂层能够有效地阻碍CO2的侵入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但是,有机涂层容易老化,从而导致对混凝土的保护能力逐渐降低。已有研究表明,普通颗粒状无机纳米材料的掺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涂层的防护性能和减缓有机涂层的老化。本文选择了一种新型的片状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GO)运用到有机涂层中,以期获得对复合
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经验表明,审判程序公正程度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强程序自身的内在道德性,还可以对裁判结果具有影响、选择和决定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庭审实质化改革”所带来的程序自治效应、审判程序改革导致的结果选择功能、量刑规范化改革引发的裁量限制作用以及涉案财物追缴程序改革所促成的程序阻隔效果等方面。据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实质的程序正义”的理论假设,这一理论可以克服程序工具主义和程序本位主义的局限性
轻钢组合结构具有轻质、高强、环保等优点,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此发展过程中,其耐火性能成为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利用数值仿真开展轻钢组合结构耐火性能的研究时,其组成材料的高温热物理特性(包括比热容、导热系数和密度)是影响其结构热响应模拟精度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温热物理特性需通过试验获得,然而,高温热物理试验中所用试验参数在现有规范中尚未给出精确全面的标准取值,导致试验结果的精度难以保障。鉴于此,本文
期刊
海水海砂混凝土最显著的弊端是氯离子腐蚀钢筋,在不考虑氯盐对钢筋的腐蚀作用时,海水海砂混凝土和普通淡水河砂混凝土在流动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无明显区别。目前针对海水海砂中氯盐腐蚀钢筋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合法、淡化海砂法、添加阻锈剂法、使用耐腐蚀纤维筋或涂层钢筋、利用组合构件避免氯离子与钢筋的直接接触,但这些处理办法都各有弊端。本文采用构件叠合,提出一种易施工、造价低且力学性能优良的叠合柱形式规避海
人员密集场所内行人的运动过程会受到其他行人、障碍物的影响,当场所内出现紧急状况需要人员疏散时,行人及障碍物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极易引发踩踏等二次伤害事故。因此人员密集场所内的疏散安全问题逐渐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但进行疏散实验所需成本较高且危险性较大,所以通常使用计算机模拟人员的疏散过程。模型中人员疏散动力学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本文通过实验对人员疏散动力学参数进行系统测量,为建立
目前,国内外对结构抗火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止火灾,对火灾蔓延的研究较少,尤其火灾蔓延作用下楼盖力学性能研究。而实际结构受火场景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受火点向周边相邻区域蔓延的一个过程。因此,本文对火灾蔓延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楼盖火灾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四块钢筋混凝土楼盖进行了火灾试验,重点研究配筋方式、火灾蔓延和中间梁约束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楼盖中板和梁截面温度、平面外(内)位移、柱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