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硫氧还蛋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诱导含有PQE32/TRX的大肠杆菌E.Coli.M15表达重组人硫氧还蛋白,经过纯化、浓缩提取融合蛋白。W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硫氧还蛋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诱导含有PQE32/TRX的大肠杆菌E.Coli.M15表达重组人硫氧还蛋白,经过纯化、浓缩提取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胰岛素法检测重组人硫氧还蛋白的还原酶活性。结扎成年Wiste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rain分别再灌注2小时和24小时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于再灌注后立即静脉注射纯化的人硫氧还蛋白或生理盐水。分别进行以下检测:1)测定再灌注后的心肌梗死范围;2)丙二醛评价氧化应激水平;3)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或Western印迹检测线粒体内外的细胞色素c水平以及心肌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4)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评估细胞凋亡;5)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测定bel-2和bax的表达;6)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经过诱导、纯化、浓缩得到浓度为0.37mg/ml的重组人硫氧还蛋白,经胰岛素法检测具有还原酶活性。动物实验表明人硫氧还蛋白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显著减少再灌注2小时心肌梗死范围(p<0.01)、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1)、减轻氧化应激(p<0.01)和对再灌注24小时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抑制趋势(p=0.07)。此外,硫氧还蛋白还能显著减少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p<0.05),抑制easpase9、easpase3 mRNA(p<0.01,p<0.01)和活性蛋白(p<0.05,p<0.05)的表达,并能促进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p<0.05)。
结论:再灌注后立即静脉注射人硫氧还蛋白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并推断重组人硫氧还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对bcl-2和线粒体依赖的凋亡信号途径的调节实现的。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以竖向微通道(由14个1.2 mm x0.6 mm的平行流道微通道组成)为吸收器,以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为聚光器的太阳能集热器.利用微通
提出了一种基于性能仿真的气路故障预警方法.首先,根据模块化思想建立了燃气轮机性能仿真模型.然后,为解决固定阈值报警在燃气轮机变工况运行过程中的局限性问题,提出基于模
将NH1500 kW风力机作为原模型,在其(主风轮)前安装同轴、同向和同转速旋转的小风轮(副风轮),得到双风轮风力机.副风轮设计成直径为26 m,叶片数依次为8~12的结构,得到五种双风
德鲁克集团最近推出的DBC系列,建立了一种温度校验的新方法。该设备将高稳定性的温度源和精密的温度探头信号测量进行组合,对实验室、生产厂家和现场等应用场合提供了真正的
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最早兴建的工业基地之一,五十多年来已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同时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先进的发展理念,并结合齐齐哈
针对燃煤锅炉SCR脱硝系统被控对象大时延和入口NO_x浓度、烟气流量测量准确度低导致出口NO_x浓度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SCR入口NO_x浓度和烟气流量预测值代替实际测量值的出口NO_x浓度控制策略,提前预知参数变化趋势以及时准确控制。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主要影响因素与入口NO_x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氧量、热量及煤量的烟气流量预测模型,且基于预测模型设计带有动态环节的
基于开源软件FAST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采用现代控制理论的状态空间法,建立干扰自适应性控制模型并用于海上浮式风力机独立变桨距控制,且与FAST基础控制对比,分析
在今年元月召开的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会上,我院新选育的一批作物品种通过审定。这批新品种是: 1.“湘甜玉1号”是由农学系张秀羽副教授多年选育而成的甜玉
目的;不管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不管是年龄的大小,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了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因而逐渐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重视。许多的动物和人体
为研究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Cl-的富集规律,基于脱硫系统物料平衡,结合Matlab迭代算法,建立了脱硫系统Cl-的富集模型,计算了某600 MW机组脱硫系统Cl-富集速率和富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