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人生长与发展的第一环境,对个体会产生很多影响与作用。但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性快速提高,对发生改变了的生理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会影响个体对父母的态度和彼此间关系的亲密度。个体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去追求独立成长、自由生活。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学习、生活,对他人的依恋会更多的转移到频繁接触的同伴身上,父母依恋逐步转向同伴依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将近占据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一半。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既为了满足个人的就业需要,也为工作岗位的需要提供新血液。职业教育以实战教学为导向的强化学习时间较短,时间的紧迫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职生中的部分同学可能会由于自己没有考上普通高中,产生自卑,自我否定;也可能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如高职学生,对求职的迷茫、压抑情绪。在基础教育中,他们是不易被关注到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某些人很难适应学校环境或适应较慢、对毕业后的择业和就业方向迷惑不清。与大学生、中小学生相比,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尴尬境地。本研究通过探讨中职生的同伴依恋情况,以及中职生同伴依恋、自尊和社会适应的关系问题,从而更深刻地展现同伴依恋对中职生社会适应的影响预测作用,一定程度上为扩充改善社会适应的建议提供了其受同伴依恋和自尊影响的依据。本研究以南京市一所中职学校共两个校区的一至三年级的40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伴依恋量表、自尊量表以及社会适应量表,考察中职生同伴依恋、自尊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问题。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体上来看,中职生同伴依恋的情况是积极健康的,自尊处于一般水平,但是少部分的两极分化较严重。(2)中职生同伴依恋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上同伴依恋及其疏离维度存在显著差异。(3)中职生自尊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年级上都无显著差异。(4)中职生社会适应性在性别和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在年级上社会适应性及其心理弹性和人际适应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5)中职生的同伴依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显著,中职生自尊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显著,其中,自尊在中职生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与对影响其社会适应的部分分析、中职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生发展性辅导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