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晋时期,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中原北方士族与东吴南方士族的关系始终不是平稳发展的。南北士族文化在晋朝有两次重要的交流期,一次是在公元280年(太康元年)西晋平吴后,南北士族关系经历了一个矛盾、冲突、融合期,以陆机为代表的东吴士族带着一种亡国心态北上到中原地区,与中原文化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另一次是公元307年(永嘉元年九月),西晋灭亡前的永嘉南渡,是以王导为代表的中原北方士族带着一种流亡心态来到了东吴地区建立政权,与东吴本土士族的关系又经历了一次矛盾、冲突、融合过程。 永嘉南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它不仅仅是人口的大迁徙,也是一次文化的大迁徙。这次北方士族的南迁,改变了中国文学原有格局和进程,对中国文学的空间分布、流派、风格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国南北文化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且北朝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中原文化破坏殆尽,南渡士族把中原文化在江南传承发展下来,是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南渡士族把建安时期开创的文学传统及魏晋玄学带到江南地区,同时佛教、道教的传播和渗透,改变了东吴士族注重儒学的单一文化格局;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江南景色极大的刺激和提高了南渡士族的山水审美意识。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相互作用、相互诱发,重新整合后产生出了新的适合东晋士族阶层追求宁静玄远、物我两忘之境界的文化元素,是后期山水诗、田园诗的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山水诗、田园诗的兴盛做了充分的准备。 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内容结构。 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政治、文化、地域环境分别论述了南渡之前北方士族和东吴士族的生存环境,以及南渡士族和东吴士族的文化品格在魏晋时期形成的过程。第二章论述西晋平吴后和西晋灭亡后南北士族的心态、矛盾、文化差异。南渡士族来到江左求生存必定会影响到东吴本土士族的各种利益,南北文化差异,及西晋灭吴后南方士族北上入洛所受的排挤和不公正的待遇等等,都会在东晋政权沟通南北士族的关系问题上显现出来,引起南北士族的种种矛盾与冲突。要想获得东吴士族的支持,这些问题是东晋统治者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第三章论述了永嘉南渡前,南方文化明显落后于中原文化,甚至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东晋政权建立后,在王导等人的积极努力推动下,南北士族关系逐渐融洽,南方的文化、学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东晋南北士族的融合对玄言诗、山水诗、田园诗、兰亭诗集的创作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东晋士族文人心态、文学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使得东晋不仅仅在文学上,同时在宗教、艺术各方面蓬勃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