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旅游网站目的地营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伦敦和北京为例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下,旅游网站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网站是为潜在的游客提供景点信息,宣传旅游景点和服务的重要途径,其对吸引国际游客的作用值得探讨。
  本文以伦敦和北京官方旅游网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两个网站分别如何使用话语和图片来推销目的地,并探讨其目的地营销策略。首先基于Hyland的互动元话语模式(2005b),论文分析了网站中的立场及介入标记词的频率及分布,然后基于Kress和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下的互动意义理论框架(2006)分析了图片。研究比较得出旅游网站多模态使用的异同并探讨网站设计者的营销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在话语方面,两个网站都使用了立场标记词和介入标记词,且前者用得比后者多。伦敦旅游网站比北京网站使用了更多的立场标记词,表明伦敦网站倾向于将作者自己投射到文本中。且伦敦使用更多读者指称、指令语和提问形式,体现了伦敦网站具有更强的营销意识。在图片方面,伦敦旅游网站首选能够拉近观众距离的图片,相比之下,北京网站使用较少的图片,且图片缺乏直接的眼神交流。元话语和图片的使用反映了两个网站在不同文化影响下采取的不同的营销策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伦敦网站试图通过邀请读者进入文本以及与读者产生感情共鸣的方式来推销城市,相比之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北京网站则希望通过呈现客观和权威的信息来推销城市。
  最后,本文从话语和图片两个方面对旅游网站营销提出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西游补》是明末清初董说所作的《西游记》续作之一,小说独特的梦境叙述模式使得其叙事艺术十分突出。本文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时空等诸方面着手,对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一个较为系统且详细的研究,其中叙事时空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西游补》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在将以往学者关于《西游补》叙事的研究成果进行分
学位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作为清代说文学的巅峰之作,对《说文解字》中许多训诂术语有深入详细的研究。“一曰”作为在《说文解字》中形、音、义皆可说解的训诂术语,必然是段注中一个重点研究内容。段注对“一曰”术语的解释散见于全书,其研究不限于对“一曰”本身说解内容和说解作用的阐释,从其中引申发散出来的相关语言文字知识也非常丰富。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将这些知识系统的分类归纳出来,与现当代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学位
日本战后存在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因获得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赢得巨大的文学声誉,一时间国内外的学者们纷纷对大江健三郎本人以及其文学作品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国内的学者对大江健三郎文学的解读尚显不足。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创作主题不断呈现出一种变化的趋势,早年时期他的重点在于存在主义影响下的战后生存危机,中期他就开始关注边缘性文化,而到了晚年时期,大江健三郎便把注意力放在了精神和灵魂的自我救赎这一主题上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元代诗歌中,农事诗是一种重要的题材,数量可观。笔者把元代农事诗作为一个整体,结合元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从农业、农民、农村三个方面,对元代农事诗进行分类研究,并且分析元代农事诗在艺术上的特色。论文共有四章,试图在整体上展示元代农事诗的发展面貌。第一章叙述元代农事诗中的农业生产。元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科技较前代有了很多进步。元代农事诗详细描写了元代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农具。元代农事诗还描写
学位
纳西族是我国滇、川、藏三省的少数民族,他们使用的东巴文是一种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发展阶段来看,它比甲骨文更加原始。东巴经是纳西族东巴教的经书,记录了古老的东巴文,是纳西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研究东巴文早期特征、发展演变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发掘、研究东巴经对抢救东巴文化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不同版本的东巴经蕴含了不同地域、时代信息,反映了东巴文的演变,因此版本比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选择了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