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非动车车底套用鲁棒优化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客列车车底是承载旅客的运输工具,也是铁路运输生产组织中的重要资源。合理的车底运用模式对降低铁路运输成本、增强运输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旅客列车车底运用模式主要以车底固定配属的方式在固定区段的运行。随着我国铁路客运量发送人数的不断增长,尤其在节假日等客运高峰时段,铁路旅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铁路总公司采取临时加开旅客列车或者运用旅客列车车底套用的模式缓解运能不足的现象。但是,对于旅客列车车底套用的运用模式,国内研究相对较少,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十分迫切和需要的。为了分析我国旅客列车运用情况,本文统计分析了全国14个地区24个大型客运站的车底在站停留时间、列车编组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旅客列车车底在站停留时间普遍较长,车底的利用效率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旅客列车车底套用的优化模型来减少车底在站的停留时间,节省车底数量。通过分析国内外旅客列车车底运用的相关研究,借鉴飞机排班中航班串或航班环的编制方法,以及国内外动车组在不固定区段的运用成果,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旅客列车车底运用。首先,假设旅客列车到、发时间不存在晚点情况,参考既有研究中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以旅客列车车底在站停留时间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列车串的旅客列车车底套用优化模型。然后,考虑到旅客列车到、发时间是随机不确定的,利用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的方法,以旅客列车车底在站的接续时间、车底接续时的列车等级和车底运用等为约束条件,以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车底在站非生产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随机机会约束的铁路旅客列车车底套用优化模型。最后,为了优化旅客列车在晚点情况下进行车底套用时旅客列车的抗干扰能力,建立了基于鲁棒优化的旅客列车车底套用优化模型。最后,本文运用遗传算法,以四个大型客运站为例,利用本文建立的优化模型和设计的算法,运用C++编程进行了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旅客列车车底在站停留时间和车底使用数量都有相应的减少,对提高铁路客运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网络时代,段子特别流行,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笔者结合写作教学实际,倡导向正能量的段子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本文论述了段子及其对写作产生的影响、运用段子进行写作教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化率也快速提高,一批特大城市、巨型城市相继涌现出来,增加了交通供给的压力。目前北京、上海、广州3座城市的轨道交通
作为船舶的关键部件,水润滑尾轴承常用材料为橡胶。橡胶具有优良的减振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小尾轴振动,降低轴承噪声辐射,改善尾轴工作环境,缩小舰船被声纳发现距离,提高舰船生
Camera Link数字相机逐渐成为机器视觉方面的热点,相比于千兆网、USB2.0以及IEEE 1394接口,Camera Link接口具有高传输速度、高分辨率、稳定性强、通讯协议灵活简单等特点。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由γ光子探测、信号处理以及图像重建等综合技术相结合,对活体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的生化代谢过程进行显像
RGO拥有诸多优异的性能,其中有望提高气体传感器性能的是它们高的比表面和高速的电子迁移率。因此,针对特定气体的检测,将RGO和特定的聚合物进行掺杂修饰等处理,所得到的复合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中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它对于基础科学的纵深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光对物质作用强度和效果的不同,我们可将其大致分为两类:弱光照射情
自从国外学者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牛鞭效应”,到上世纪90年代探索试图采用信息共享的方式来解决“牛鞭效应”以来,国内学者一直在该领域开枝散叶。显然,供应链管理从传统的注重生产和库存转变为到今天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三位一体的全方面的现状。物流,资金流等这种单向的流动往往受制于信息流这种双向的流动,结合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供应链中的企业以供应链的整体形态参与到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谁不想拥有一副迷人的秀眉和一双动人的双眸?同样,作文的标题就像是文章的眉目,只美丽出彩,才能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怎样为文章拟一个恰当又
铁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在铁路运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铁路技术站的运营效率高低。就目前对于该研究的现状而言,绝大多数学者集中于单组列车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