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两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了藜芦属(Veratrum)植物——披麻草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第二章综述了1980年至今藜芦属甾体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披麻草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披麻草根为云南民间传统药物,其基源来自于百合科(Liliaceae)藜芦属(Veratrum)植物大理藜芦Veratrum taliense Lose.f蒙自藜芦Veratrummengtzeanum Loes.f狭叶藜芦Veratrum stenophyllium Dies和毛叶藜芦Veratrumgrandiflorum(Maxim) Loes.F。具有散瘀消肿、镇痛止血、祛痰、开窍的功效,为“云南白药”及“一粒止痛丸”的主要成分。通过各种色谱技术,并运用IR、MS、NMR及UV等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共分离、鉴定得到33个化合物,其中有12个新化合物。涉及到甾体生物碱(藜芦胺型、介藜芦碱型、西藜芦碱型及茄次碱型)芪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等。其中veratravine A(1)是藜芦胺型在C-13与C-17间断环的新型甾体碱化合物。Veratravine B(2)为C-21位及N甲基上形成新颖6元环氮氧。Veratravine J(27)为藜芦胺型生物碱C-17位的断裂片段,由氧桥连接C-3与C-7位形成的五环刚性笼状化合物(6/6/6/5/6)。此外,还富集得到两个大量的化合物为3-acetyl-veratramine(9)和versonine(10)。在对介藜芦碱型化合物对醋酸小鼠扭体及角叉菜小鼠足胀的镇痛抗炎的研究中发现,该类型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炎活性,且作用明显强于中枢镇痛药哌替啶。 第二章藜芦属甾体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本章从藜芦属在我国的资源分布、甾体生物碱的概况、近年来藜芦属分离得到的甾体生物碱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对藜芦属甾体生物碱进行梳理。介绍了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多样,具有丰富的活性,如Hedgehog(Hh)信号通路拮抗剂、致畸性、抗肿瘤活性、降血压、抗静动脉血栓、镇痛镇静、神经系统毒性等。为今后对该属该类型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