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子信息时代语境中,技术打破了文学的界限,电子游戏超文本以其交互式叙事改变了创作与接受的格局。本论文以电子游戏作为超文本典型,从叙事主体角度分拆叙事过程,结合具体文本,探究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叙事及其审美特征。首先厘清作为范畴的超文本,从而聚焦电子游戏这一对象。超文本由电子领域而生,然其所表征的叙述表达方式,或可视为后现代理论另一种意义上的实践。电子游戏进一步强化了超文本的交互性、非线性、互文性,也在更大程度上召唤与引导接受者进行创作。而游戏学与叙事学的论辩,则影射出一个理解电子游戏的辩证角度,即叙事与技术相结合。随后是具体叙事过程的分析拆解阶段,以叙事主体分为创作者与接受者两部分。电子游戏超文本创作者是交互式叙事的发起者。在外显的信息传递层面,通过多种媒介的即时反馈,以人机交互的形式,与接受者进行共时、同步的对话。在内在的叙事方法层面,往往通过留白,引导接受者在探索中推动叙事走向完整。一方面利用多种交互形态呈现故事,另一方面基于接受者的游戏行为和分支选择进行非线性叙事;同时将故事分拆到背景世界中,以剧情之外的各种元素进行叙述。此外,部分游戏加入了“元”元素,创作者跨越屏幕与接受者直接对话,以达到非常的叙事效果。电子游戏超文本的接受者则发挥着个体的创造性,积极参与叙事,书写个体故事。在创作者的引导下,或通过需求反馈、创作工具进行游戏内部的二次创作,或化身游戏角色,建构虚拟身份,或在探索场景的自由实践中进行自我叙事。接受者的创造力亦延伸到了文本之外,以衍生创作对原文本进行个性化读解与意义生产。在交互叙事的动态审美过程中,一方面,电子游戏超文本塑造了沉浸的审美感受与积极的“心流”体验,同时感性经验的强化也放大了欲望,引诱接受者迷失于其间。另一方面,接受者的再生产实践在施展个性的同时亦解构着既有的文本。综上,电子游戏超文本叙事是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一种往来对话与互动表达。创作者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与叙事手法,搭建了开放的文本舞台;接受者在有趣的时空实践中,探索、创造与叙述,成为了意义的生产者。技术的介入,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同时也应警惕:技术的狂欢,亦吞噬着文学的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