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湿疹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病情易反复发作。本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本研究以48例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中医外治法一溻渍法为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以皮肤康洗液为对照药,对“湿疹溻渍方”外用溻渍治疗湿热证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具体如下:1.对比观察治疗组(“湿疹溻渍方”)及对照组(皮肤康洗液)治疗湿热证亚急性湿疹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观察溻渍治疗前后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血常规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及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的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共收集病例48例,随机分为“湿疹溻渍方”治疗组和“皮肤康洗液”对照组。治疗组用药为“湿疹溻渍方” (此方为导师临床经验方,药物组成包括苦参、黄柏、荆芥、生地榆、白鲜皮、马齿苋等);对照组用药为皮肤康洗液。治疗周期均为14天。治疗前后分别采集相关病情资料,实验者根据患者皮损情况及瘙痒程度填写EASI及瘙痒程度评分表,受试者根据自身情况填写患者总体症状评分表。同时检测外周血EOS(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ECP(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按时复诊,完成试验后统计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EASI及瘙痒程度评定积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评分疗后均比疗前有所降低,且两者降低幅度的对比,湿疹溻渍方治疗组患者降低幅度较皮肤康洗液对照组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身症状总体评分方面,湿疹溻渍方治疗组和皮肤康洗液对照组的疗后评分均比疗前有所降低,且两者降低幅度的对比,湿疹溻渍方组患者降低幅度相对较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比较方面,湿疹溻渍方组疗后比疗前有所降低,皮肤康洗液组疗后比疗前有所升高,证明湿疹溻渍方能降低湿疹患者体内EOS值,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比较方面,二者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但是湿疹溻渍方组及皮肤康洗液组在均值的比较方面,湿疹溻渍方组疗后ECP有所降低,皮肤康洗液组疗后ECP有所升高。研究结论“湿疹溻渍方”组和“皮肤康”洗液组均能减轻湿热证亚急性湿疹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及改善湿疹患者局部皮损症状,且“湿疹溻渍方”组降低幅度较“皮肤康”洗液组大,说明湿疹溻渍方较皮肤康洗液更能减轻湿疹患者局部皮损症状及瘙痒程度,效果优于皮肤康洗液。患者总体症状评分方面比较,疗后湿疹溻渍方组及皮肤康洗液组均有所降低,且湿疹溻渍方组降低幅度较皮肤康洗液组大,说明湿疹溻渍方治疗亚急性湿疹效果明显,病人对湿疹溻渍方的疗效评价较高。湿疹溻渍方可降低湿热证亚急性湿疹患者体内的EOS水平和ECP水平,皮肤康洗液无此作用,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少,ECP的改变未能形成统计学差异。但是,我们从改变趋势上可以看出,湿疹溻渍方治疗后,患者体内的ECP水平变化与外周血EOS数量呈正相关。湿疹溻渍方可能是通过改变体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或者分布,并且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状态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治疗湿疹。EOS和ECP可以作为湿疹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之一,且EOS具有检测简单快捷的优点。可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继续进行ECP相关研究。湿疹溻渍方溻渍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制作简单,用药方便,可作为湿疹治疗的常用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