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e-Co催化剂中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机理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拥有各种玻璃、陶瓷窑炉上万座,绝大部分窑炉废气具有飞灰含量高,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的含量偏高(100-700mg/m3),烟气温度偏低(200~300℃)等特点。现有的SCR催化剂低温活性不高、耐硫性差选择性不强等特点也制约其应用。因此,本论文采用柠檬酸法制备出系列催化剂,筛选出在中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好耐硫性以及选择性的催化剂。借助比表面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吸附仪(TPD/TPR)、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in situ DRIFTS),对催化剂的耐硫机理以及选择性机理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论:(1)采用柠檬酸法制备的Cr-Ce-Co(35:60:5)(500)2h(即Cr-Ce-Co三者质量比为35:60:5,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2 h)催化剂活性最佳,在空速GHSV=36000 h-1, SO2=600 ppm,温度区间段为180-280℃条件下,NOx的转化率都在95%以上,选择性在90%以上,持续运行510 min催化剂的活性依旧在90%左右,通过高温活化将催化剂再生,其脱硝性能恢复到原来程度。(2) Cr-Ce-Co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只有Lewis酸性位,反应按照Eley-Rideal机理进行,Co的加入使得催化剂的氧化性降低,从而防止了-NH2被继续氧化成-NH以及-N,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3)催化剂本身存在完整的电子循环,不同元素在催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Ce元素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主要起到传递电子和活化NH3的作用,Cr是整个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Co的存在影响着反应向选择性好的方向进行,因此催化剂具备有持续的活性。(4)SO2破坏了催化剂表面的Lewis酸性位,减弱了催化剂表面对NH3的吸附;但是同时造成了新的Br(?)nsted酸性位,而且SO2自身的强酸性也增加了对NH3的吸附。(5) CoCr2O4晶像的存在防止了Cr6+元素被SO2硫酸化,从而使得整个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以及耐硫性;SO2的存在破坏了Ce4+的价态循环的同时也造成了更多的Ce3+以及出现更多的氧空穴,从而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电子流动,因此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得以持续进行。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和需求大国。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总体呈现出上升态势,农药使用的绝对数量增幅较大。2015年我国农药使用量约为189.24万吨,其中80%左右为有机
目的明确野生猕猴桃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猕猴桃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猕猴桃多糖得率具有显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球蛋白(Ig)及IgG亚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扩散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23例RRTI患儿柴胡枝汤治疗前后Ig和IgG亚类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RRTI患
本文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会员制农场的员工管理制度及其对会员续约的作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有效促进会员制农场会员续约的员工管理制度包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作为一个经济大省,近年来,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增长的同时使得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也较大,碳减排潜力巨大。本文先对江苏省对外贸易程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分析
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国迅速增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磺服类和双胍类虽能明显地降低血糖,但副作用大,自然失效率高.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药物已成为医务人员的迫切任务,本研究自1995年以来,采用优降糖和中成药渴乐宁胶囊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NIDDM),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一、入幕之因缘及其始末据蔡守夫人谈月色回忆:“1917年,李根源到广东为督办,邀请蔡守为秘书长。赵藩为广东交通部长,又请蔡守为秘书长。杨永泰为财政部长,又请蔡守为顾问。
《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经典之作,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读者。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出发,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分析《爱玛》中多元叙事视角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研及前期预实验的基础上,先初选五种吸附剂和三种水生植物,而后优选出组合系统用吸附剂和水生植物,最后探究吸附剂+水培植物组合系统对含Cr(Ⅵ)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