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丁烯-1超薄膜结晶及Ⅱ-Ⅰ晶型转变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晶体生长前沿是否存在预有序结构或预有序相是经典一步生长模型和多步生长模型的本质区别。深入理解高分子相转变中晶体生长机制是改变聚集态结构,继而调控其性能的关键,也是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加工中的重要研究课题。片晶生长前沿的界面层不但可能包含中介相(其有序程度介于晶体与无定形相之间),同时还可能包含有形成中介相前的熔体和中介相结晶形成的初生微晶。界面层结构的快速演化和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质性,导致现有表征方法的时空分辨率与灵敏度无法满足直接分辨界面层位置与结构的要求。实际上,在固固相转变中,如果位于两个晶相之间的界面中存在预有序结构,中介相与晶相之间明显的力学性质差异使得界面层形态结构的直接表征成为可能。聚丁烯-1(PB-1)熔体结晶通常生成II型晶体,室温放置时会自发的转变为I型晶体,是研究高分子相转变中晶体生长机制的模型体系。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受限条件下单层片晶的结晶形态与生长动力学,继而原位表征了II型单层片晶的Ⅱ- Ⅰ晶型转变过程,进一步揭示了晶型转变界面层中的结构演变,探讨了中介相在高分子相转变的多步生长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不但可以加深对高分子相转变中片晶生长过程的认识,也可以为通过相转变调控聚集态结构与性能提供新思路。主要工作及结果总结如下:1初始结晶形态结构能够显著影响固固相转变行为,高分子超薄膜结晶是制备缺陷少、高平整度单层片晶的可行方法。研究发现,结晶条件对超薄膜中PB-1结晶形态结构具有明显影响:超薄膜结晶通常可以生成平躺取向的II型和I′型晶体。随结晶温度升高,II型树枝晶的分叉密度降低,片晶厚度和侧枝宽度增大。对于I′型晶体,随结晶温度升高,由不规则分叉的海藻晶演变为具有规整生长晶面的单晶,片晶厚度增大。II型和I′型晶体的生长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II型晶体的生长速率均远大于I′型晶体。对超薄膜施加流动可得到edge-on取向的II型片晶,在生长过程中可转变为flat-on取向。随结晶温度升高,转变成flat-on片晶的数量增加;随剪切温度升高,edge-on片晶的数密度降低。通过溶剂选择性溶解的方法发现edge-on向flat-on片晶取向转变的位点在edge-on片晶生长前沿的侧表面。2利用AFM轻敲成像模式表征了超薄膜单层片晶内Ⅱ- Ⅰ晶型转变过程,研究了晶型转变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转变前后晶体会产生明显的相差和高度差,即转变得到的I型晶体区域相差增大,高度降低;直接从AFM相图或高度图变化得到室温下I型晶体的线生长速率为0.46μm/day。与冲洗样品相比,未冲洗样品内的II型单层片晶具有较小的I型晶体线生长速率,可能源于折叠链端分子链段运动能力的降低。I型晶体线生长速率与退火温度的关系呈现出钟形曲线,40°C为最快生长温度。在相同退火温度下,I型晶体线生长速率随初始II型片晶厚度增大而增大。3采用AFM原位表征了超薄膜单层片晶中Ⅱ- Ⅰ晶型转变界面层的形态结构及演变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中介相对固固相转变片晶生长影响的认识。研究发现:I型晶体生长前沿存在厚度约290 nm的界面层。不同于I型和II型晶体的热膨胀行为,并基于界面层的高分辨形态表征和选择性熔融结果的综合判断,界面层是由I型纳米晶(直径约20-40 nm)和中介相共同组成。通过追踪界面层中I型纳米晶的成核生长过程,发现I型纳米晶的成核诱导期和生长周期分别为170 s和510 s。众多I型纳米晶的并发成核与生长引起了的界面层的推移。相比于在晶型II中直接成核,分析表明界面层中的中介相可以显著降低I型成核的界面能与成核能垒。最后,I型纳米晶通过一个稳定化过程形成稳定的I型片晶。I型晶体在II型晶体内的生长过程可以用片晶多步生长模型来描述。4在本体中通过施加预剪切制备了不同取向程度的初始II型片晶,继而研究了取向多层的II型片晶对Ⅱ- Ⅰ晶型转变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II型片晶取向能够显著加快Ⅱ- Ⅰ晶型转变动力学,I型晶体成核诱导时间(ti)与II型晶体(200)晶面取向度符合标度关系:ti~f200-1;取向的晶型II转变为取向的晶型I。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初始II型片晶厚度相同时,取向片晶比无规取向片晶能够缩短ti,这是由于取向片晶即平行排列的片晶中含有更多的系带分子链从而提高了I型晶体的成核概率,加快了Ⅱ- Ⅰ晶型转变动力学。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变化的一门科学[1]。其主要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能量依赖的染色质重塑、核小体的动态编程以及非编码RNA等多个研究方向[2]。各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在不同层次、不同空间维度上的紧密协同和精细调节,建立和维持了细胞谱系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在器官组织发育、
学位
目的 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创伤患者,按照急救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n=43)与观察组(实施基于MEWS评分的院前急救护理,n=43),对2组救治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评估伤情时间、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受伤现场至急诊室时间院内抢救时
期刊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逐步转变为主导能源。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键技术中,储能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与技术相对成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钠(Na)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钠离子电池(SIBs)在大规模储能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钠离子(Na+)半径较大(1.02 nm,锂离子半径0.76 nm),在传统的负极材料中储存容量低,严重制约了
学位
一些低对称低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维度上的受限以及在晶体结构上的低对称性,使其具有各向异性光学、电学、热学等特征,被广泛用于线偏振脉冲发生器、偏振图像传感器和偏振敏感光电探测器的构建和应用。探索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开发其独特性能并拓展其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V-VI族半导体Bi2S3、Sb Bi S3面内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及光电性能,并探索其在偏振成像领域的应用。论文内容及成果分述如
学位
在我国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癌症第三位。虽然近年来分子靶点治疗和免疫治疗已使许多癌症患者受益,但是在胃癌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靶点,且胃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率低,使胃癌的治疗仍具有极大的挑战。因此胃癌药物治疗靶点的发现和对其功能的研究对胃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发现参与胃癌免疫调节的治疗靶点或提高胃癌免疫治疗的响应也是目前胃癌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
学位
金属锆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军工、化工、核能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传统生产金属锆的方法存在能耗大、制备成本高等问题,亟需开发绿色高效制备金属锆的新技术。本文提出采用锆基可溶阳极熔盐电解制取金属锆的创新思路,为金属锆的制备提供技术选择。本研究的核心在于揭示可溶阳极的合成、阳极电化学溶解及阴极沉积等过程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对Zr CxOy、Zr CxOyNz阳
学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包含了丰富的目标特征和地物细节,可准确反映不同地物间的细微差异,为人们深层次地研究地物的特性提供了可靠的手段。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是遥感影像处理中最为基础的任务之一,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并广泛应用在民用和军事相关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减灾估测、野外救援和作战部署等。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深度网络在特征提取精度、效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迅速成为遥感影像道路提取领域的主流方法。现有的深
学位
第一部分miRNA-223-3p/CHUK/NF-κB通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存调控机制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一种不能治愈的恶性肿瘤,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同时也是我国中老年人中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miRNA-223-3p已经被证实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表达下调,是有意义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然而miRNA-223-3p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及涉及的具体
学位
水分子的解离是煤化学和可再生氢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决速步骤。因此,合理设计催化剂、充分阐明构效关系,对获取高性能水分解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氧空位(Oxygen vacancy,Vo)是金属氧化物中最常见的阴离子空位,它能改变缺陷位点附近的局部电荷分布和电子能级。在催化反应中,Vo可以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并显著影响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电子转移和电子相互作用。Vo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水分子解离过程
学位
背景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化疗是其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小分子化疗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强、靶向性差、易耐药等缺点。纳米载药系统具有可控制药物释放、延长血液循环时间、增强生物相容性及肿瘤靶向性等优势,是肿瘤化疗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的研究热点。放射治疗是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细胞水电离产生细胞毒性氧自由基,可无深度限制的杀死癌细胞,但因受限于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