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汉语词典反身复合词项词类标注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类标注特别是兼类词的处理在外向型汉语词典编纂中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复合词特定结构对构词语素意义的影响是促成汉语词或语素意义演变的因素之一,而语义的演变会引起词类的增减。所以通过对复合词的词类标注研究,可以使外向型汉语词典的编纂得到进一步发展。反身复合词是指以反身代词“自”为词头,后加独立语素所构成的复合词,如“自爱”“自信”“自杀”等。目前汉语学界缺乏对这类词的系统性词类研究,导致反身复合词项在外向型汉语词典中的词类标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漏标、错标等。而这一问题涉及汉语本体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典研究,所以反身复合词项在外向型汉语词典中的词类标注问题将成为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出发,以自建的五部外向型汉语词典词类标注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反身复合词的语料库使用模式调查,对外向型汉语词典中反身复合词项的词类标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外向型汉语词典中主要存在漏标、错标和漏标错标兼存三种词类标注问题。对此应从三方面改进:首先,严格遵循语言事实,摒弃词类处理中固有的“简约原则”;其次,选择适用于外向型汉语词典编纂的理论基础——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最后,随着社群语言使用的不断变化对外向型汉语词典进行更新,每隔3-5年对原有词典中的词类标注进行修订。本研究有助于汉语中反身复合词的词汇概念认识,以及外向型汉语词典中词类标注问题研究的深入;也可以广泛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更好地帮助中华文化走出去,服务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其他文献
将媒介框架分析模式运用到新闻传播学中,是传播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企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基于媒介框架的形象研究主要为分析大众媒体所塑造的个人形象或国家形象,对企业形象的分析较少,且以探讨如何“内塑”企业形象为主。因此,本文结合传播学及语言学相关理论对中美两大主流媒体与华为相关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外塑”企业形象。本研究通过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
此翻译报告报告的原文出自美国一名商业律师贾斯汀·惠特梅尔·厄利(Justin Whitmel Earley)所著的《习惯养成:注意力分散时代如何养成设定目标的习惯》(The Common Rule:Habits of Purpose for an Age of Distraction)。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碎片信息,渐渐地模糊了自我。以此为背景,该书旨在阐述设定目标的习惯对个人生
传统符号认知理论认为,语义信息以抽象的符号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语言理解是大脑中抽象语义符号链接的过程,而不涉及感知运动系统的激活。与符号理论的观点不同,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语义信息以具体模态的形式储存在感知运动系统中,语言理解就是感知运动经验以模拟的方式重新激活的过程。当前,大量研究表明具有隐性空间意义的词汇能诱发词汇-空间效应,即当词汇的空间意义和反应的空间方向一致时被试表现出更好的反应(例如,被试
动物成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传承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译义是双语词典编撰的灵魂,因此研究动物成语在双语词典中的译义现状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将系统对比汉英词典和英汉词典中哺乳类动物成语的译义特征,探析汉英词典中译义的不足之处,以此改进和完善汉英词典编撰质量。本文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等距抽样的方式分别在《牛津习语词典》和《中华成语词典》中选取哺乳类动物成语进行对比分析。汉语成
《发展中国家教育不平等评测》(Measuring Education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一书出版于2019年,作者是科罗拉多大学教师妮可·托菲-萨博(Nichole Torpey-Saboe)。本篇翻译报告原文选自此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是对整本书的整体概括,作者初步介绍了教育不平等的概念以及重要性,通过收集的具体数据来阐释教育不平等的大体趋
演绎证素是指明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新闻报道者使用演绎证素为其所报道的内容提供信息来源。预设在某种程度上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基于交际环境所做的推理。因此,中美双方媒体在报道中美贸易战进展中都使用了大量的演绎证素和预设触发语。本文以演绎证素为基础,以2018年以来中美双方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报道为分析语料,对比分析两大主流媒体在预设触发语方面的使用情况,揭示两大媒体在语用预设方面所呈现的异同。本研究
形形色色的广告语遍布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并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广告中的语言表达并不总是精确的,相反它通常以一些模糊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虽然已有大量关于语用模糊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数都是从语用学、修辞学、语言使用等角度出发,很少有从认知的角度开展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英文广告中的语用模糊,以理想认知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模糊语的认知理解机制。作者搜集了100条知名度较高的英文广告语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文选自《教育不平等:消除差距》(Educational Inequality:Closing the Gap)一书的第六章。本书为杜伦大学教育学院名誉研究员费伊莎·黛米(Feyisa Demie)博士所著。作者致力于研究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通过与地方当局、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广泛合作,以及自身二十五年如一日的辛勤钻研,完成此书,旨在为教育界人士提供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并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其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企业年报中的风险话语是了解企业现状及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了解企业如何处理风险话语以及利益相关者对这一类型话语的解读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语篇历史分析的三维框架,并将评价资源作为框架微观层面的表现形式,对中美企业风险话语的主题分布、态度资源和级差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发现其中异同和原因,以及企业以此表达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选自《精灵之声:普尔曼谈写作》(D?mon Voices:Essays on Storytelling)一书第三十一章“才德”(“Talents and Virtues”)。该章节来自普尔曼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发表的演讲,他谈了自己对于不同阅读方法的看法,延伸到文学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报告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翻译报告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原文作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