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台阶式消能工能够有效的消耗上游水流的能量,并且工程造价也相对较低,施工简单,在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改变台阶形式提出交错式台阶消能工,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消能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水面线、速度、压强、紊动能和紊动耗散与消能率的规律,并与传统型台阶消能工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采用Fluent软件中的RNG k-ε紊流模型和VOF模型在PISO算法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阶式消能工能够有效的消耗上游水流的能量,并且工程造价也相对较低,施工简单,在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改变台阶形式提出交错式台阶消能工,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消能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水面线、速度、压强、紊动能和紊动耗散与消能率的规律,并与传统型台阶消能工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采用Fluent软件中的RNG k-ε紊流模型和VOF模型在PISO算法下对所得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水面线高度、流速、压强与消能率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两者相对误差较小,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2.5%,说明利用Fluent软件对交错式台阶消能工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2)交错式台阶消能工台阶与凹槽交错分布的构造,将水流与台阶的碰撞点延长,凹槽处的水深较台阶水平面上的要深,水面线波动较大,当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台阶变窄后,水面线波动幅度减小,变得平稳。相较于传统型台阶式消能工,不易产生滑行水流。(3)交错式台阶消能工掺气主要发生在水流表面,通过水体之间的碰撞增大了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掺入了大量的空气,水流的能量耗散充分,且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水流在横向上大致呈不规则波动状,台阶处水深较浅,凹槽处水深较深。当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台阶变窄时,水流在台阶上起伏变小,空腔消失水流发展更充分。传统型台阶式消能工水流在尾部台阶上出现三角区域的空腔,卷入气体,水面线横断面上的水流平稳,呈“一”字形。(4)交错式台阶消能工凹槽处水深较深,流速较慢,台阶面上水深较浅流速大,在下游区域的流速要明显小于传统型台阶。相比于传统型台阶消能工上的流速分布,交错式台阶消能工上的低流速区域更小,水流发展充分,展现出更好的消能效果。对于台阶变窄后的交错式台阶消能工,整体台阶上水流流速降低,流速分布更为均匀。(5)在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2#断面上,随着流量的增大高流速区域发展明显,1#断面上水流流速随着水流下泄流速变化不大,当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台阶宽度变窄后,整体台阶上水流流速降低,流速分布更为均匀。交错式台阶消能工在台阶的凹槽与水平面相接处流速变化缓慢,而在台阶水平面末端的挑射水流拥有较高流速,并且末端流速要小于传统型台阶消能工。(6)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流速矢量在台阶竖直面附近分布稀疏,漩涡中流速矢量发散,其流速矢量在台阶侧面竖直面上会发生较大的方向转变,形成横向的漩滚。当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台阶宽度变窄后,原本在台阶竖直面形成的水流漩涡基本消失,水流在此区域回流减弱,水流流速矢量在整体上分布较均匀,但流速矢量在横断面上与之前的规律一致,在台阶侧面竖直面附近方向改变,水流形成漩涡。传统型台阶消能工流速矢量沿台阶法向方向平行向下。(7)交错式台阶消能工台阶底板压强的最大值出现在台阶凹槽和下级台阶水平面交汇处,在凹槽斜面上也会形成一个压强峰值,但压强值要略小于交汇处的压强值,流量增大两峰值之间的距离缩短。水流在台阶侧面的竖直面顶部产生负压区,并主要集中在侧面中间位置。当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台阶宽度变窄后,台阶上负压区域减小,但负压的绝对值增大。与传统型台阶消能工相比,台阶上负压区域更大。(8)在交错式台阶消能工上,紊动能和紊动耗散主要发生在台阶竖直面区域,且两侧产生和消耗的紊动能要多于中部台阶区域,由于台阶和凹槽交错布置,中部台阶断面上的紊动能的产生和消耗较两侧断面提前产生。传统型台阶消能工上的紊动能和紊动耗散主要发生在台阶三角区和水流与台阶碰撞处。(9)交错式台阶消能工在流量Q=20m~3/h时消能率到达70%以上,并随着流量的增大,消能率降低的幅度要小于传统型台阶消能工,说明交错式台阶消能工在流量增大后比传统型台阶消能工拥有更好的消能效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交错式台阶消能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驾驶员数量的快速增加,但是国内外各类汽车交通事故发生量增加,研究表明6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与驾驶员状态有着直接的关联。驾驶员在疲劳状态、情绪化状态以及紧张状态时与正常状态时相比,对道路信息的识别、驾驶决策及汽车驾驶行为都会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驾驶安全性。因此,研究识别驾驶员状态成为了安全驾驶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量的研究基于视频识别、生理信号等测试方式对驾驶员驾驶过程中
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方式是通过对传统管道运输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造与完善,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大物块固液两相流运输方式。它不仅拥有运输成本低、运输效率高等特点,而且其特殊的运输方式—管道车运输,更是极大的丰富了运输物料的选择种类。由于管道车这一特殊运载容器的存在,使得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了物料与运输介质直接接触,防止了物料与运输介质发生相关反应,减少了物料在运输途中的损耗,省去了在物料接收后对其进行脱水等相关
研究区水电站坝高305m,装机容量3600MW,是已建世界最高几大高拱坝之一。该水电站工程坝区两岸高边坡,地质环境复杂,其中左岸浅表深地质作用强烈,在左岸大开挖条件下,形成一体型复杂、规模较大的高陡工程边坡。工程区拱肩槽边坡的稳定性极大地影响着该区建筑物的安全。本文以左岸拱肩槽开挖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工程区地质环境条件、开挖边坡边界,以及边坡岩体结构特征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
柱脚是古建筑木结构的常见破坏节点,长时间的高应力环境和生物化学侵蚀等因素会导致柱脚处的复杂残损。为了模拟这一现象,本文建立了一榀三等材木构框架,并在柱脚处设置了厚度和弹性模量均可变的垫层。参考现有的国内外抗震设计规程,在Abaqus软件中对于带不同情况垫层的木构架模型进行了拟静力加载和动力加载模拟分析。拟静力分析采用位移加载的方式,加载曲线分为两种类型,每个循环加载位移峰值线性增加的加载曲线和CU
在交通运输行业,氢燃料电池车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其排放无污染的优点是传统燃油车所不可企及的。作为货车的重要承载基体,车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平顺性。由于车架的设计不完全是能通过某种精确理论就可具有最佳的使用性能,而是需要进行多种的设计、分析及试验验证。本课题依托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型载货车平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整车集成技术,针对整车动力系统布置形式、使用工况要求等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空间网格结构在体育馆、机库以及车站等大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类建筑既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又可以在震后为人们提供紧急避难场所。震害研究表明,部分空间网格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会发生较大塑性变形的超低周疲劳破坏,且螺栓球节点连接处的断裂为主要破坏形式之一。螺栓球节点连接作为网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破坏可能诱发网格结构坍塌,导致网格结构建筑无法发挥紧急避难场所功能。因此,研究螺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资源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泵站工程作为水资源合理调度的首选技术手段,目前普遍存在使用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严重影响输配水过程效益的发挥。因此,开展泵站节能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适应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泵站工程运行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优选经济及安全运行方案,最终实现能耗最小、效率最优的目标。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测试等方法,遵循泵站优化运行准则,
目前,市面上现存的汽车大多是依靠前轮来转向的,前轮转向(Front Wheel Steering,FWS)汽车,主要存在两个弊端。首先,低速行驶时,转向反应慢,转弯半径大,转向不灵活。其次,高速行驶时,操纵稳定性差,安全性能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汽车数量的增加带来道路的堵塞、停车位的拥挤。现如今汽车的轴距越来越长,前轮转向汽车的缺点愈加明显,当汽车行驶在狭小的空间时,很难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大量复杂供水系统相继兴建,这类工程往往具有流量大、扬程高、管路距离长、沿程起伏大等特点。由于供水系统的复杂性,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实际中往往因为运行管理不当,浪费了大量的水、电,难以达到经济运行和安全运行的要求。针对供水系统的技术问题,聚焦经济运行和安全运行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离心泵特性及泵站机组需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一种清洁电源,可将氢能转化为电能,因其电能转化率高、工作温度低和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工作温度影响着燃料电池工作状态下的湿润度、催化剂活性、化学反应速率以及燃料电池寿命等因素。温度控制水平对PEMFC动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显著的影响,配备高效的冷却系统,制定适宜的控制策略,对维护电池正常工作,改善燃料电池的运行性能,提高燃料电池的可靠性,延长电池